美国给中国加关税之后,美国的进口商就到英国去购买打印机,结果他们买回来之后懵了,因为他们最后发现这台打印机也是中国生产的。 美国虽然对中国产打印机加征了 125% 的关税,但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从中国进口打印机时只需缴纳普通关税(比如 3%),甚至可能通过贸易协定享受更低税率。 这就让英国中间商嗅到了商机:他们以 200 美元一台的价格从中国工厂拿货,转手就能以 500 美元卖给美国商人,中间净赚 300 美元差价,利润率高达 150%。 这些打印机压根没在英国落地。很多英国公司直接在香港或新加坡设立中转站,让货物从中国港口直接发往美国,自己只负责签个合同、改个原产地标签。 美国海关看到货柜上贴着 "英国制造" 的标签,就按普通税率放行,根本没发现里面装的还是中国货。 这种 "借壳上市" 的操作,让英国中间商躺着赚差价,而中国工厂的生产线一刻没停,甚至还因为订单增加扩大了产能。 最尴尬的是美国消费者。原本 200 美元的打印机,被英国中间商加价后变成 500 美元,价格翻了一倍。而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最终都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发现绕了一圈还是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 中国生产的打印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67%,无论是零部件还是整机,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就连苹果公司这样的巨头,都不得不承认其产品 44% 的零部件来自中国,打印机行业更是如此。 美国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2025 年 4 月,他们不得不对打印机等电子产品豁免关税,但这反而暴露了政策的矛盾:一方面想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这场关税闹剧最终变成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典型案例 —— 英国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工厂稳坐钓鱼台,只有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成了冤大头。 这就像美英澳搞的 AUKUS 协议,表面上是针对中国,最后却让美国自己陷入战略被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贸易战里的套路,和军事对抗一样经不起现实检验。
韩国媒体独家披露称,美国与中国已经就关税协议“展开接触”!4月27日,根据法新社
【38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