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喊话无回音,眼看中方不接招,日本两天后将带大礼上门,再过两天,日本代表团将

浅笑挽云烟 2025-04-29 14:20:15

特朗普喊话无回音,眼看中方不接招,日本两天后将带大礼上门,再过两天,日本代表团将再度启程,赴华盛顿参加第二轮美日关税谈判。 2025年4月底,日本内阁开了五次闭门会,主轴一个字:“熬”。 美国农业崩了个口子,大豆积仓,眼看着连种植补贴都快压不住。 日本摸准了这口气,4月30日带着大豆名单,飞向华盛顿,赌的就是美国人撑不过去。 美国大豆断销,中国转头巴西,一口气签了240万吨。 四个月前,美国还是中国最大豆商,一夜间,市场份额从40%掉到18%。 农民怨声载道,媒体拿着数据爆炒,白宫坐不住了。 特朗普脾气上头,关税铁锤又举起来,咬牙准备重启24%的对等税。 日本等的就是这点火气,自家2024年进口了317万吨大豆,本来巴西、加拿大各分一杯羹,现在立刻摁下采购调整键,承诺“定向采购”美国豆。 看上去很大方,细抠下来只敢挪腾95万吨,连美国出口缺口的4%都不到,算盘打得噼啪响,嘴上答应,实则挤牙膏。 日本手上还有更硬的牌,1.1万亿美元美债,全球第二持仓,放风要抛,美财政部马上软了。 特朗普身边的幕僚直接转告东京,愿意给90天缓冲,暂不追加汽车关税。 可代价也明码标价:汽车进口翻倍、大米牛肉开放、驻军费用上涨30%、日元放水。 问题是,日本没打算真心答应。 表面谈笑风生,背后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早在4月22日带团跑到北京,递交了一封,石破茂的亲笔信。 信里绕着圈子,说合作,说“东亚共同繁荣”,字字句句敲打美国。 嘴上笑着,心里一杆秤:美债威胁顶着,美豆采购敷衍着,中国这边关系拉着,多线周旋,能熬一天是一天。 美国汽车业那头烧得厉害,特朗普团队要求日本,每年增加120亿美元汽车进口,相当于现在量的两倍。 日本国内一听炸了。汽车业占GDP的8%,丰田、本田、日产全跪在内阁门口抗议。 左舵车强行本土化,简直是要了命。 经济产业省死卡“7%自给率”底线,一步不让。 美国驻日大使私下施压了三轮,结果换来一句冷脸:“技术标准不可妥协。” 再看农产品。美国开口要取消日本非关税壁垒,尤其是大米和牛肉。 问题出在日本农协身上。大米自给率98%,一旦开放进口,地方农民选票铁定哗啦啦掉光。 石破茂心知肚明,连夜开会,定调:“谈判归谈判,米价不能动。”农协这群老家伙握着票仓,日本执政党哪敢真动。 驻日美军费用,谈判桌上也开打。 美国要涨30%,大喊安保与贸易捆绑,日本外务省冷着脸回怼:驻军问题单独谈,不带价码。 特朗普气得跳脚,直接威胁削减驻军人数,结果五角大楼高层反手给了份报告,列明东亚局势,“削兵力,日本自己扛不了”。这下白宫也怂了,费用谈判卡死。 汇率更是个炸点,特朗普想让日元升值,削弱日本出口优势,顺便拉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 日本财务省早料到了,死咬“市场决定汇率”原则。 野村证券测算过,日元每升值5%,GDP直接掉0.67%,这么算账,东京能装傻就装傻,一直装到谈判桌翻脸。 两边拉锯时,美国内政也扯着谈判节奏。 特朗普支持率低得掉渣,反对率飙到55%,创80年新高。 经济问题成了心头刀,这场谈判若拿不下象征性胜利,中期选举前夕就难了。 美国农业州早放出风声,警告要投反对票,白宫参谋压力山大,不得不松口,让日本以“扩大农产品进口”做妥协,而不硬拗汽车和军费。 日本这边,看准时机,一手继续收美豆,一手加码中日贸易。 4月出口中国水产品大增12%,就是信号弹。 RCEP框架下,中日韩自贸区提案重新提上议程。 日本经济产业省私下给了内部指引:“脱钩潮里,东亚市场是救命稻草。” 更狠的是供应链变化,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飙到美国的三倍,人民币结算占15%,美元份额被切了一块。 美国急得连欧洲市场都拉,德国4月采购美豆增长18%,可补得了中国那巨坑?纯做梦。 表面上,东京飞来飞去谈笑风生,底下暗流汹涌。 日本真正要的是战略缓冲,不想彻底倒向任何一边。 美国大豆撑不住,农业断粮,民意炸锅,特朗普要的是一张能吹牛的协议,管不了细节。 日本要的是时间,是空间,是能在中美博弈中左右腾挪的空档期。 这一局,看似美国强势,其实底盘已经碎了。 日本表面点头,心里咬牙,只给台面上看的筹码,核心利益一寸不让。 未来,就看特朗普还能熬几轮,熬不过,中日贸易链条会拉得更紧;熬得过,日本也已经给自己留足了后路。 大豆只是一颗棋子,背后是产业链重新洗牌,是全球资本流向变化,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阵地战。 没人喊口号,没人做总结,桌子上铺的每一张纸,写的都是权谋和算计。

0 阅读:156

猜你喜欢

浅笑挽云烟

浅笑挽云烟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