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8岁老奶奶叮嘱孙子说道:我死后,一定要好好保存遗体,将来会出现奇迹的。谁料到了10年后,果然出现了奇迹,遗体给孙子一家,带来了数不清的财产和名声…… 周凤臣1905年出生在香河县,家里不算普通人。曾祖父是晚清神童,祖父腿功了得,父亲周德元是个科举官吏,还会画画,家里挂着跟李鸿章的合影。小时候她体弱多病,跟着父亲翻医书,抄药方,慢慢学会了些治病的门道。民国时,家里搬北京,她留在香河,靠着有钱的姑姑过活。姑姑对她好,但按老规矩给她裹了小脚。身子骨不好,姑姑常带她去庙里烧香拜佛,她就这么跟佛教结了缘,天天念经熬草药,身体才有了起色。 20岁,她嫁到胡庄村杨世杰家,杨家靠做豆腐为生,为人厚道。婚后生了俩儿子五个闺女,日子围着田地和孩子转。她凭自学的医术给乡亲们看病,不收钱还倒贴药,村里人都夸她心善。可命不太好,1940年大闺女13岁没了,1968年长儿媳35岁走了,1970年丈夫去世,1990年二闺女也撒手人寰。一连串的打击让她更信佛,每天清早烧香念经,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38岁那年,她大病一场后活过来,决定吃素,还定期不吃饭,这习惯保持了50年。她穿得简单,不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日子过得跟苦行僧似的。1976年,她搬北京照顾孙子,住小破平房,还是每天拜佛。1992年8月,她非要回香河老宅住,继续烧香,直到走到人生尽头。 1992年秋,周凤臣身子不行了,感觉自己要走了。她把孙子杨学强叫到跟前,声音小但硬气:“我死后,别烧也别埋,好好保存遗体,会有奇迹。”杨学强听懵了,但不敢不听。11月6日起,她开始“准备”,不吃饭,只喝水和营养液。家人拿温水给她擦身子,她咳嗽时吐出暗红色的东西,还有黏液,整整弄了好几天,用井水擦得干干净净,连指甲缝都不放过。 她因肺炎在香河县医院住了几天,回来后更虚了,每天就吃一粒牛黄清心丸和半包仁丹。11月24日晚10点45分,她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咽了气。家人按她说的,把遗体放炕上,盖上白布,没做任何防腐。 结果,怪事来了。第二天,她指尖变红,血没凝;第七天,动胳膊还有血水流出来;第十天,身体鼓得像气球,过两天又渗出水;第二十天,干了,皮肤像树皮,头发却黑亮亮的。家人吓傻了,以为她没死,葬礼拖着不办,亲戚吵翻了天。杨守德和儿子们咬牙按遗嘱办,做了个玻璃罩,把遗体放堂屋里。 村里人听说后都跑来看,说她脸红扑扑的,像睡着了。杨学强想起奶奶的话,干脆对外公开。消息传开,媒体跟打了鸡血似的报道,“香河老人”一下子火遍全国,来瞧热闹的人挤爆了村子。 周凤臣的遗体搁在胡庄村老宅,玻璃罩罩着,村子从没人理的小地方变成了旅游点。早些年,每天上百人挤院子看,有说她修成正果的,也有好奇科学咋解释的。家人把老宅开放,还弄了个展示室,讲她的生平跟遗体的事儿。游客隔着玻璃看,遗体干瘦但没坏,眉毛头发都还在。 2006年,《走近科学》专门来拍,武警总医院的纪小龙教授用超声波检查,想取样本研究,可家人不同意就算了。科学家猜可能是她吃素禁食加上干燥环境成了干尸,但没证据。佛教的人说这是“金刚琉璃体”,夸她修行到位。 村子热闹了,路边摆摊卖纪念品的,村民开饭馆的都有了。家人靠门票和捐款赚了钱,日子好起来,周凤臣说的财富和名声还真应验了。杨学强兄弟俩每天擦玻璃罩,守着展示室,确保遗体没事。 到现在三十多年了,遗体还是没烂,每年还有三四千人来看。杨学强说,希望医学能给个说法。周凤臣的故事在香河传着,既有科学的影子,也有信仰的味儿,勾得人心里痒痒,想知道到底咋回事。 她不腐的秘密到现在没解开。有人说跟她吃素禁食有关,身体脂肪少,水分也少,干得快。香河那地方冬天干冷,可能也帮了忙。可为啥头发还黑亮,皮肤没烂透,科学说不清。佛教的人觉得是她信佛信得深,修出了啥特别的东西。可这些都只是猜,实打实的答案还没人拿出来。 这事儿给杨家带来的不光是名,还有钱。游客一来,村里经济活了,家人靠着门票和外人捐的钱,把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杨学强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守着“奇迹”的人,连外地人都认识他。这不就是周凤臣说的“奇迹”吗?可这奇迹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值不值得这么多人跑来看,谁也说不准。
1992年,88岁老奶奶叮嘱孙子说道:我死后,一定要好好保存遗体,将来会出现奇迹
卖蠢
2025-04-30 18:49:57
0
阅读: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