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4-30 19:05:14

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话称:“如果一定要我走,那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 “这可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这话既有威胁也有提醒,似乎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任务。 但是陈绍宽见朱绍良已经将话说绝,不留余地,他也沉了脸色说:“蒋委员长非要我上的话,那我只好跳机了,反正我无儿无女一身轻呀。” 朱绍良听到这话只能悻悻离去,宋美龄得知后,脸色更是气得青一阵红一阵。 这陈绍宽并不算是蒋介石的亲信,甚至说两人曾经也“暗潮汹涌”过,可他到底有什么能耐,能让蒋介石在败退之时还想着他呢? 这陈绍宽是海军中的王者,北洋时代他就已经在海军中发展了,这也正是蒋介石对他多有芥蒂却又不得不拉拢的一大原因。 1929年,他亲率第二舰队参加第二次西征,那个时候,蒋介石亲眼看着他神态自若的坐在驾驶台里指挥战斗,即使外面的铁皮被子弹炮弹打的砰砰作响,他也没有丝毫惧色。 此战之后,他立下奇功,很快便成为了海军部部长,这下,可以说是当上了大官,手握实权。 这时,他也急切的想要将海军力量加强,因为那个时候的海军,基本上是换上了新壳的清政府海军,可以想象一下,海军的力量有多落后。 可是发展海军不是简单的,他首先需要大量的军费,可是自己提出的方案,无一例外,在国民政府那里,连个响儿都没有。 他只能自己想办法挤钱出来建造新舰,八年的时间,海军力量肉眼可见的上升了不少,其中,他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蒋介石却害怕他一人坐大,有意不想让他统一海军力量,所以,他的很多提议都没有引起重视。 他心中当然憋着一口气,于是,就决定辞职,结果,这辞刚递上去,蒋介石就服了软。 蒋介石不想让他坐大,但是他的确是自己掌控海军力量的一把好刀,如果没了他,海军就会群龙无首,这样只能让场面陷入僵局。 于是也画出了“15年内建60万吨舰艇”的大饼,不管是不是真的,只看蒋介石真挚的眼神,就足以让他动容。 随后,他官复原职,蒋介石看他是个硬茬子,所以,就想要将人拉拢成自己的亲信。 可惜,他不是陈诚,即使是给他介绍谭延闿的女儿,他也不为所动。 他心中自有自己的原则,不会明着和蒋介石作对,但是却不会轻易违背自己的意愿。 那时候蒋介石想要发展电雷,欧阳格便是他的得力手下,被安排负责培养相关人才。 但此人曾在陈绍宽被授予“一等勋章”的时候大喊“受之有愧”,而与陈绍宽产生隔阂。 之后,此人更是多次给陈绍宽使绊子,陈绍宽自然也不惯着,他不管此人身后站着的是谁,直接将其贪污、谎报军情等一系列恶行说了出来。 蒋介石也因此被架在火上,面对众怒,即使他有心包庇,也无可奈何,只能将人枪决。 到了内战的时候,他痛心疾首,决心不再参加,蒋介石让他堵截解放军,他直接南下,躲得远远的,问了就是“修整军舰”。 这次事件之后,海军总部被撤,他无官可当,心境悠然,直接就回家养老了。 蒋介石反应过来的时候,想要挽回,他也开始了“东躲西藏”,又换个地方隐居,不管谁来说好话都不好使。 这时他恶意清晰的看到,国民党的败势已定,他不愿趟这趟浑水,可是蒋介石就是认准了他不肯罢休。 蒋介石想自己败退台湾不一定能守住,得留张底牌,于是,派人声势浩大的去请,给足面子。 谁知,他以自己年老为由拒绝,最后甚至称要“跳机”,这才躲过了最后一截。 建国后,他也表示自己愿意为国家出力,也曾担任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一直勤俭节约,为国家建设尽心尽力。

0 阅读:57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