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间,欧洲议会于其官方网站正式发布通告,确认中方已解除对欧洲议员的制裁。这一消息的公布,让近期的种种猜测终于尘埃落定,预计在未来几天,中方也将正式披露相关内容。
对于这样的进展,着实令人倍感振奋。总体而言,过去几年中欧关系陷入了相互“对峙”的僵局。中欧之间的人员制裁措施,阻碍了双方的深度交流,不仅致使中欧投资协定陷入停滞,还引发了新能源车关税等一系列问题。
自特朗普上台后,尤其是他在乌克兰政策和关税方面的重大调整,对美欧关系,即跨大西洋关系产生了巨大冲击。彼时,许多人便指出,这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然而,制裁何时解除、哪一方率先迈出解除制裁的步伐,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是中方率先走出了第一步,但在我看来,这绝非妥协之举,反而彰显出更为深远的战略眼光。在当下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争取欧洲的支持已刻不容缓。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战略环境,还能使欧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随着制裁的解除,中欧投资协定极有可能重启并最终达成。可以预见,未来欧洲将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向,中欧之间可合作的议题与领域也会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