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对夫妻生下残疾儿子不想要,于是,他们将儿子扔在草丛里,谁料,村

如梦菲记 2025-05-04 17:43:46

1991年,河南一对夫妻生下残疾儿子不想要,于是,他们将儿子扔在草丛里,谁料,村里一个大龄单身汉不顾一切把他捡回家,结局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1年春天,河南一座偏僻村庄的田埂边,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一对夫妇偷偷将襁褓中的婴儿放进草丛,那孩子刚出生不久,面色蜡黄,哭声微弱,双腿像被棉线缠住一般瘫软无力。   露水浸湿了他裹着的旧棉布,在泥土气息中显得格外刺目,他的出生没有带来喜悦,只有沉重和无助,那对夫妻悄悄离开,步子匆匆,生怕被人看见,更怕被命运纠缠。   村东头的丁金栓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往地里走,路过田边时隐约听到细碎的哭声,他放下锄头,沿着麦茬边走去,在半人高的草窝中看见一个裹着破布的婴儿。   那孩子眼睛睁得老大,泪痕未干,气息薄如游丝,丁金栓蹲下来,看了许久,终于脱下身上的外衫,把孩子包住。   他的手上全是老茧,厚重的粗布摩擦着棉布,但动作轻得像怕惊动落地的花瓣,他没想太多,转身就往自家土坯房走去。   老屋的灶台还冒着昨晚残存的烟气,墙角堆着破棉被和玉米杆,村里人知道这事后,炸开了锅。   有人劝他趁早送走,有人冷言冷语,说他命苦到连个媳妇都找不着,竟还招瘫娃,丁金栓什么都没说,只是熬玉米糊,舀一勺一勺地喂进孩子嘴里。   他给孩子起名“转成”,盼着这孩子能从此翻过那道坎,像麦苗一样,从泥里挺出绿来。   后来他把家里仅剩的耕牛牵到集市换了几百块钱,带着转成去了市医院,医生说得很直白,这孩子活得下来,但腿是废了,站不起来。   他点了点头,回村后用木头钉了个架子,让孩子从学坐起、撑起、再到跪着挪动,地上垫着麻袋,孩子的膝盖常常磨出血痕,丁金栓洗净擦药后,照旧第二天再让他练。   那些年他白天在砖窑搬砖,夜里帮人推磨、打短工,一点点攒钱给孩子添药、换药,不出几年,村里谁都知道他把那草窝里捡来的娃养成了能靠双手撑着走的小汉子。   转成八岁那年已能自己爬去鸡窝掏蛋,回屋还不忘把鸡蛋藏在父亲洗得发白的棉袄口袋里。   2017年初春,转成靠在门槛上刷手机,无意间看见一条短视频,是外地一个小伙子养土鸡致富的记录。   视频里的鸡棚不大,鸡群在山地间扑腾跳跃,配着几句顺口溜和热气腾腾的鸡汤面,点燃了他心里的火苗。   他抬头看向父亲,说自己也想试试,丁金栓没犹豫,把压在木箱底的存折交给他,那是家里最后的底子。   一千只鸡苗被小心地圈进后院搭的竹篱笆棚里,两人轮班守夜,转成拄着拐杖,每日天未亮就进鸡棚观察。   鸡仔吱吱叫,落地就跑,像是给这个家带来了些喘息的缝隙,只是夏天一场连绵大雨冲垮了鸡棚一角,鸡瘟跟着蔓延开来。   一天早晨,父子俩进棚,看见地上躺着满地死鸡,转成急得脸发白,瘸着腿捶地,丁金栓抽了三袋旱烟后,披着雨衣赶往镇上赊药。   转成抱着手机查资料,把饲养知识一页一页抄进旧笔记本,他学着用草药喂鸡,钻研疫苗打点,甚至学会了用手机卖鸡蛋。   第二年,鸡蛋送进县城的超市,摆在冷藏柜里,包装盒上贴着印有二维码的品牌商标,那是转成亲自注册的“金栓牌”,没有华丽包装,只有一行小字,写着“来自山里的干净蛋”。   如今再进村,半山坡上跑着上千只芦花鸡,丁转成用电动三轮车往镇上送货,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   他的手掌上仍有老茧,那是从孩提时撑地磨出来的印记,老丁坐在屋门口,抽着旱烟,看着来来往往装货的车,不说话,只是乐。   村里人提起这对父子,都说一口好命不如一把傻劲,谁会想到,当年草窝里的瘫娃,如今成了人人敬重的养鸡能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央视网——超越血缘的父爱!68岁老人因抚养弃婴三十载终身未娶

0 阅读:222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44

用户14xxx44

3
2025-05-04 19:33

不被命运捉弄人,了不起。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