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院医生集体沉默了,这就是无数医务工作者发不出声音的原因。
陶兰,因为头孢过敏性休克死亡。 输液过程中,她不断喊:“我难受,我难受。”没有人回应她,也没有人能救她。 原因是医生没有给她做皮试,医院说没有规定,不皮试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有足够的观察时间和监护条件。
2021年,国家卫健委下发《静脉输液治疗指导原则》,其中并没有要求静脉输液常规皮试,但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在加强观察后给予输液。
陶兰有左氧氟沙星过敏史,这属于药物过敏史。 她入院后换了新的抗感染药,刚用头孢,换药后护士就离开了,病房也没有专人看护。 陶兰一人孤独地与过敏搏斗,全身出冷汗,不停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医院将责任推给当班医生,说是没有皮试,没有留足观察时间,无法确定过敏反应就走人。
医生皮试与否,是出于规章制度的要求,但生命安全与规章制度相悖时,医务工作者应以生命安全为重。但现在医院免责条款比医者对生命的责任更有分量。
陶兰之死,暴露出医疗系统最大的漏洞:医院免责条款压倒了医者对生命的责任与敬畏。
我喜欢潜水
我们医院专门发文件,头孢不准皮试。皮试也可能会过敏,过敏原因不是头孢,而是杂质,杂质是药品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是招标的问题,招标问题是集采问题,集采问题是医保减少问题,医保减少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要求与经济发展不健康问题……………
用户36xxx27 回复 05-05 23:51
确实,外国的头孢真的不用做皮试,这应该和注射剂的工艺有关,我们过来在医疗方便还是有很多技术要学习
芬貝爾風傑肯男爵 回复 05-05 23:40
确实是这样,我有一个朋友,阿莫西林从来不过敏,有一天有点轻微呼吸道感染症状,吃了两片阿莫西林,结果差点进了ICU 结果也认为是杂质过敏,现在的集采药,几块钱一盒,成本又高,真的质量很难有保障
用户10xxx74
不做皮试就可以医死人吗?医院是治病的地方,不是试验田。那些没医德的关系户都当医师了,真正有实力的应该还在当助手吧。
用户10xxx06 回复 05-05 23:29
屁都不懂就不要坑声,这个药皮试有死亡病例,而且这个药集采价只有只有几年前的十分之一,你要追究先追究药品质量问题
老九 回复 05-05 23:25
又不是医生生产药
赠光和日月
中国的医生们,从院士到护士,,,很难挑出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医学院的老师就不行,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医生是有钱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还特别贪财,,,医生应该救死扶伤为第一责任,我们的医生,从院士到护士,都是以捞钱为第一责任,,,对病人的生死都不在意,,,
到处都是肛精 回复 05-05 23:49
呵呵,医生是有钱的群体。兄弟你说的真好[点赞]你特码的哪只眼看到医生是有钱的群体了?正经的医生从大学开始到30岁有个屁钱?一路就在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动不动就看医生怎么挣钱挣钱,你们可曾想过那些新闻里的医生在这个系统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吗?同比其他任何行业能做到这种最顶尖的那小部分人又是什么收入?再对比一下医生收入还高么?你见过几个一线医疗从业人员是高寿的??
用户10xxx04 回复 05-05 23:38
救死扶伤变成谋财害命
老丁
不是皮试不皮试的问题,因为皮试没事也不一定不过敏,而是抢救不及时的问题!抢救及时,几分钟就缓过来了,抢救不及时,过敏性休克很容易死亡!
吴。。
都是死+死的医生,杀人还要掏光你的钱
自然自由
现在的大夫似乎没有过去大夫有责任心和敬畏心,工作不专心敬业,只知道医院说的前半句:可以不做皮试,而没有注意下半句:足够时间的观察和监护。你扎上针就走了,算干啥的?那些护士是不是念书差的卫校毕业的?现在卫校生源非常差劲。
纯情小火鸡 回复 05-05 23:01
关键是没这么多人力去观察啊,现在DRG极限控费,医院已经大面积亏损,还要专人观察,这钱谁出?
用户10xxx04 回复 05-05 23:40
继续改,改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899 O_o o
卫健委发这个文件是有它的原因的,皮试和头孢过敏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这里,医生护士尽了及时抢救就是符合程序了。
友友 回复 05-05 21:51
青霉素的假阳和假阴率也很高
foxwu 回复 友友 05-05 21:55
头孢的己经失去验证意义了
小小烈
指南明确说了不用做皮试,死了都怪你,这工作还能做?告诉你绿灯可以走,走过去被石头砸死了,好在红绿灯是自动的,找不到人怪,但凡有一个人控制红绿灯,tm都是你的错!
苍鹭 回复 05-05 21:58
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药后的监护,现在的问题是及时发现、及时干预,而造成了严重后果,医院的责任跑不掉。
勇敢的心 回复 05-05 23:38
和皮试没关系,而是没观察,抢救不及时,在医院里过敏其实完全能抢救回来的
渐除
皮试与否不是重点,重点是呼救无人响应。呼救无人响应不是医生问题,是护士问题。过敏性休克,处理正确及时,救过来机会较大。另外,头曲在体内作用时间最长,同时也是临床过敏反应最多的,现实操作中已被我舍弃。
友友
食药监明文头孢不需要做皮试,问题出在过敏了,没及时抢救,不要被医盲带坏节奏!
灵山王
我也知道头孢过敏是因为不够纯净,里面有杂质,据说是纯净的成本高。但是发展到今天,难道我们还用不起纯净的不会过敏的头孢吗?
用户54xxx12 回复 05-06 00:18
集采成本很低,你以为还能那么纯?
甘树
病人难受就该马上停止输液。小时候我们有个同学的妹妹因为感冒输液难受,医生喊他们家把孩子按到接到输,一会儿就输死了,后面邻居大家都在说这事,又有孩子去输液输到一半孩子就难受,邻居家大人果断剥了输液针,后面孩子就没有事了。那时是70年代医疗不发达,医生也没有经验,技术也不行,家属也老实没有维权意识,输死人就算。现在医疗这么发达还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医生和护士都有责任,为啥病人难受还不停止输液呢?
满船清梦压星河
根源是药品质量问题,致人死亡的不是药品,而是药品中的杂质。
用户18xxx07 回复 05-06 00:09
致人死亡的是监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用户83xxx45
现在的医院领导的认知是,我给你提供了平台,你就要好好听话干活,根本不考虑一线医护人员的感受。恨不能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每个人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时,才对得起领导们赏赐给你的这份工作。医院的工作强度太大,一线工作人员太少
流失的芳华
头孢曲松过敏的极少,就算过敏,也比较轻微,严重过敏的只在杂志上报到过,只是没有巡视护士这个不应该,那么大医院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好。
用户18xxx28
为什么不及时救治,医生责任!
今日多烦忧
不光是皮试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皮试正常打头孢也得观察,医生问题
用户10xxx49
4+4,死+死
BP机只买金菠萝
没足够观察是个问题啊,尤其是现在的集采药不良反应率也挺高的,咋能这么草率?
正易
现实的游戏规则金钱大于生命?
纯情小火鸡 回复 05-05 23:03
有事的时候是生命>金钱;没事的时候是金钱>生命
徐龙
观察抢救不及时
希希
医院说不用皮试
事物简单人心复杂
物欲横流的时代就别想太多了。任何行业都将利益放到第一位。这时候谈什么道德什么情怀都是虚妄。只是看谁出事,谁还没出事的区别而已。[捂脸哭]
健荣
医死就医死吧算你运气不好而已?医院是国家开的万一人死了冇有怕!医生绝唔会拉去枪毙
梁三
我才打的头孢,专门问了护士,护士说不用皮试。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不用做。
纯情小火鸡
集采药,不好说;DRG极限压缩医疗成本,医院为了不亏钱只能降低医疗质量,大家自求多福吧
阳光
唉,生命在他们眼中不重要
用户10xxx69
医院有些医生就是不负责,出了事,就说患者基础急病多,往患者身上推。
用户15xxx48
我作为一个本地人,我对宜昌市中心医院的理解,就是经济效益大于病人的健康,从我自己一个胃病,检查费用花了1200,最后自己去药房买了点胃药,一个朋友的父亲脑梗,居然被转去了老年病科,我作为一个门外人,我觉的都不理解。
壞壞-G搁☆浅
你应该问下,为什么国产的头孢都需要做皮试,尤其是集采的头孢,因为国产头孢杂质多,所以容易过敏!
罗良弢
药的问题
心清水浊
自己为什么不会把输液针拔出来!
丰泽
高
用户10xxx06
不好意思,这个药皮试有死亡病例
勇敢的心
不关皮试的事,而是过敏了,医生护士在那儿,抢救不及时的问题
一念
青霉素是不是必须皮试
用户17xxx00
我这儿打针,护士都会问下你有没有药物过敏,
幸运鸟
作者感觉就在现在一样,写的绘声绘色的。头孢类药物不进行皮试是国家卫健委专门发文讲过的,药物过敏反应最主要的是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应该是一个二级护理病人,国内医院医护与患者比例远低于国外医院,工作强度大,除了特级护理外,做不到护士随身在患者边上。
用户10xxx84
国外青霉素也不需要皮试,因为没有杂质
用户10xxx16
厚黑的文化,漂亮
徐龙
生命为大,天经地义
xnwanghai
用药后的陪护,是需要你自己出人陪护,要求医护人员单独陪护,对不起请你出钱请!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可能吗?
汴阳十八子
集采的货
用户15xxx94
头孢要不要做皮试,为什么全国不统一,一旦过敏,拿出来说事谁的错。
友友 回复 05-05 21:52
统一了,既往用过头孢不过敏可以不做皮试,但是既往有过敏的或者没用过头孢不确定是否过敏的其实需要做皮试
用户10xxx18
责任归当班医生可不就是医院责任啊!
用户10xxx18
医院医生护士都有责任,跑不了!
tb79051755
没必要胡乱评论,国人要相信调查结果,相信党,相信国家。
阳光
这个医生也是4+4培养的吧?
龙在天涯
药品质量不过关,医生又背黑锅了
大灰狼
难受就应自己拨针头,也许能救。
用户14xxx95
说到底,不要屁大点病就去输液,能口服最好还是口服~ 中国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头孢确实是不要求皮试的,但确实又会有小概率的过敏反应发生,而医护又不可能做到专人看护~
一新
国外青霉素不用皮试,因为纯度高,不会过敏
城市猎人
唱黑医院和医生的可以闭嘴了,中国人均寿命大幅延长难道不是医生的功劳?
用户12xxx76
病人遇上这种医院,这种医生真是倒霉啊。
越宅越胖plus
没有人回应她?众所周知,吊瓶都是要自家人陪护的,即使自家人没空,也要请个护工,除非住的是无陪护病房。所以当她难受时,她的陪护人员在哪里??但凡她有陪护在侧,去喊一下医护人员,床边急救,大概率也就没事了。
心有灵犀
都是大学扩招惹的祸!是不是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个文凭!然后再拼爹,就可以掌握有限的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