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州东山人,字幼玄(一作幼平),号螭平、石斋,

何岗在天地之间 2025-05-05 17:20:35

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州东山人,字幼玄(一作幼平),号螭平、石斋,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和儒学大师。作为气节凛然的忠臣,他在南明时期坚持抗清,最终殉国,其人品与艺品皆为后世所重。 一,书法艺术成就 黄道周在书法史上以突破“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而独树一帜。他将取法视野上溯至东汉索靖与曹魏钟繇,融合汉隶的朴拙与魏晋楷书的峻峭,开创出骨力嶙峋、奇崛刚健的书风。其用笔特点鲜明:善以侧锋起笔,通过翻折转锋增强线条张力;结字多呈右抬肩之势,疏密对比强烈,于险峻中见平衡。这种“取法高古而自出新意”的实践,打破了明末柔媚书风的桎梏,确立了以奇拙、刚直为核心的审美新范式,为清代碑学兴起埋下伏笔。 二,代表作品与影响 传世代表作《孝经颂卷》《榕坛问业》等手卷,集中体现其峭厉方折的笔法与苍茫浑厚的章法。他的书风被后世称为“石斋体”,直接影响倪元璐、王铎等大家,更在清代引发对金石碑版的关注,堪称明末书坛革新之先驱。黄道周的艺术探索,不仅重塑了书法史的脉络,更将文人风骨注入笔墨,成就了人格与艺格高度统一的典范。 ​下面作品收藏在漳州博物馆书画厅(三楼)

0 阅读:1
何岗在天地之间

何岗在天地之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