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网观察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与地缘政治博弈交织的2024年,中芯国际(688981.SH)以营收首破500亿元的里程碑,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净利润下滑折射出成熟制程价格战与研发投入高压的双重挑战,这家承载着“中国芯”使命的龙头企业,依然在产能扩张、国产替代与先进封装领域展现出破局韧性。
从H股年内52%的涨幅到A股估值争议,从“零分红”质疑到28nm工艺全球市占率突破10%,中芯国际的市值管理实践,既是本土半导体产业成长的缩影,更是观察中国硬科技企业价值重塑的关键样本。本文通过拆解其2024年业绩逻辑、市值管理得失及管理层战略选择,探寻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跃迁的突围路径。
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家队”,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创新高但利润承压的复杂答卷。尽管其营收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净利润却连续两年下滑,反映出行业周期波动与内部战略调整的双重挑战。本文从业绩表现、市值管理成效、管理层角色及未来方向四个维度,解析这家芯片龙头的市值管理逻辑。
一、2024年业绩:营收突破与利润困境的矛盾
董事会网(dongshihui.net)查询2024年报显示,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2%,创历史新高;但归母净利润仅36.99亿元,同比下降23.31%,延续了2023年超60%的净利润跌幅收窄趋势。这一“增收不增利”现象的核心矛盾在于晶圆量增价减:
1.量增:晶圆销量同比增长36.7%至802.1万片(折合8英寸),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6%;
2.价减:平均售价从6967元/片降至6639元/片,毛利率跌至18.59%,为近八年最低;
3.成本压力:营业成本同比增33.12%,远超营收增速,主因折旧增加与产品结构调整。
分业务看,消费电子成为增长引擎,收入同比增长99.51%;智能手机板块增长36.92%,而电脑与平板业务下滑17.77%。中国区收入占比提升至84.6%,凸显国产替代加速下的本土化优势。
二、市值管理:股价分化与分红缺失
在市值管理层面,中芯国际呈现港股强势与A股疲软的分化格局:
1、市值管理成绩:
-H股年内涨幅超52%,近一年累计涨幅达220%,市值达3883亿港元;A股则因回调年内下跌3.67%,总市值7275亿元;
-产能扩张与国产替代叙事:12英寸晶圆厂建设加速,月产能增至94.8万片(8英寸当量),绑定华为等本土客户,巩固市场信心;
-政策红利与行业复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回暖,人工智能与消费电子需求推动营收增长。
2、市值管理不足:
-分红缺失引发股东不满:自2020年科创板上市以来从未分红,2024年因资本开支需求(73.3亿美元)继续搁置分红,26万股东回报预期落空,抗议声音不断;
-估值压力与技术瓶颈:A股市盈率显著低于国际同行,受制于成熟制程价格战及EUV光刻机缺位,先进制程(如14nm)收入占比不足2%,制约估值提升;
-管理层稳定性隐忧:2021年高层人事震荡(如梁孟松辞职风波)余波犹存,投资者对战略连续性存疑。
三、董事长管理层角色:
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上任以来,在技术、市场、治理和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同时,面对行业竞争和外部环境的挑战,也在不断努力应对,寻求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突破。
1、取得的成绩
-技术研发推进:在其领导下,中芯国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成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已能够量产14nm制程工艺的芯片,并且在积极研发更先进的7nm甚至5nm制程技术。
-公司治理完善:刘训峰重视公司治理,扎实推进管理变革,不断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决策机构的治理架构,推动各部门有序参与ESG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发展韧性。
2、面临的挑战:
-净利润下滑: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2023年的9.0亿美元减少至4.9亿美元。
-外部环境压力: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芯国际在技术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可能面临外部限制和压力,需要带领团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求突破,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四、未来提升方向: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
1.技术突围与产能升级:
-加速先进制程研发:通过N+1、N+2工艺缩小与台积电差距,争取在28nm以下市场提升份额;
-布局硅光子与先进封装:探索Chiplet技术,降低对EUV设备的依赖,提升产品附加值。
2.市值管理工具创新:
-优化分红机制:在资本开支高峰期后,探索阶段性分红或股票回购,修复投资者信心;
-强化ESG叙事:突出低碳制造(如绿色晶圆厂)与供应链安全,吸引ESG资金流入。
3.治理与透明度提升:
-管理层稳定性建设:避免技术路线争议引发人事动荡,明确战略方向;
-动态披露技术进展:定期公布国产EUV光源等关键技术突破,缓解市场对“卡脖子”的焦虑。
4.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绑定头部客户:深化与华为、中车等企业的合作,打造“设计-制造-应用”闭环;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国产芯片生态建设,提升议价能力。
董事会网看来,中芯国际的2024年业绩与市值管理实践,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自主可控与全球化竞争中的复杂平衡。尽管短期面临利润压力与估值困境,但其本土化战略、产能扩张与技术积累为长期价值奠定基础。
未来,通过技术突破、分红机制改革与治理优化,中芯国际有望在“国产替代2.0”浪潮中,从“规模之王”进阶为“价值标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