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实际上,超过50%的工作毫无意义,简直就是“狗屁”。明天又要上班了,要是你此刻感到痛苦、烦躁、焦虑,那恭喜你,你已接近工作的本质了。 这一观点出自伦敦经济学院的大卫的专门研究,他还为此写了一本书,叫《狗屁工作》。今天,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彻底击穿工作的本质。 什么是狗屁工作 大卫给出了生动的解释:想想看,如果你的工作岗位消失了,似乎对社会也没什么影响,甚至可能更有利,那恭喜你,你大概率找到了一份狗屁工作。 举两个例子,有些老板真的需要那么多行政助理吗?公司真的要养那么多法务吗?要是这些岗位消失,说不定大家还觉得挺好,效率可能更高。那问题来了,老板又不傻,为啥要设这些可有可无的岗位呢?因为上位者想让其他人忙起来,没空去想别的杂事,这样更利于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 就像在封建社会,庄园主本质就是剥削农户,获取更多粮食和财富。但要是剥削太赤裸裸,搞出太多流浪汉,可能会遭到反抗。于是,他们想出一招,进行细化分工。比如,这里请个人专门洗菜,那里请个人专门种花,甚至还有专门应门的,身边围着一堆人端茶送水。这样,农户有事做,庄园主自己享受了,还显得尊贵权威,抬高了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岗位存在并非真的有必要,也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只是为了满足封建统治的需要。 不仅如此,上个世纪的资本家们,为了让人们主动工作,还搞出一套资本主义职业道德。他们拉拢传教士,告诉所有人吃苦耐劳是高尚的。新教的劳动福音里就专门写着:人类生而有罪,必须用工作来赎罪。这一招很有用,想想看,在传统观念里,是不是觉得找个班上才靠谱、才对,不上班就好像十恶不赦、不务正业。但实际上,人并非生来就要上班。严格来讲,中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在法律层面认可公司这种组织形态。放到人类历史长河中,上班其实是小众行为。 这种现象带来什么后果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工作的意义和报酬注定矛盾。真正利他且有意义的工作,大多不利于老板巩固自身地位,所以从事这类工作很难拿到高薪。比如清洁工、护士、社工等,这些工作非常利他且有意义,但工资却不高。 我分享这些,不是劝大家从此去做慈善,视金钱如粪土,毕竟大多数人都有生活压力。我只是想说,如果选择打工,那我们从心态上放过自己。至少我们是在出卖时间,赚点“精神损失费”,所以千万别在工作里找意义,能赚钱就行。
朋友们,实际上,超过50%的工作毫无意义,简直就是“狗屁”。明天又要上班了,要是
岚岚看商业
2025-05-06 21:03:22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