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7号。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四稳”,即稳企业、稳就业、稳市场、稳预期,有着重大意义。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当下,这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为中国经济确定方向。 稳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所在,会议强调就业优先,下拨667亿元中央就业补助资金,扶持服务业等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保障民众收入。稳企业能够稳住经济的根基,通过加强融资支持、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等措施,为中小企业减轻负担。稳市场需要从供需两端着手,供给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求侧推动消费。稳预期则让各方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国家强有力的举措。 然而,作为企业的国企央企以及民企,应当如何做好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四个稳”呢? 一、国企央企的应对之策 国企央企在稳企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使命。在融资支持方面,凭借自身良好的信誉和庞大的资产规模,能够更好地利用政策优惠,进行合理的资金布局。例如,加大对创新研发领域的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稳固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 在稳就业方面,国企央企可扩大招聘规模,尤其针对大学生群体和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与高校建立长期的人才输送合作机制,这不仅能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储备人力,也能为社会稳定就业起到表率作用。比如,石油、电力等大型国企央企可定向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既解决就业需求,又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对于稳市场而言,在供给侧,国企央企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打破内部垄断和区域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像铁路部门优化铁路货运运输线路和服务,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资流通。在需求侧,利用自身影响力带动消费。例如通信国企推出性价比更高的通信套餐,拉动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在稳预期方面,国企央企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社会传达国家政策积极有效的信号。定期公布自身发展规划和经营成果,让民众看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态势,提升民众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 二、民企的积极举措 民企在稳就业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灵活性的特点。针对新兴行业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就业适应能力。例如,一些互联网民企能够提供网络营销、短视频制作等热门技能培训,使员工既能在企业内部稳定就业,又能在行业内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稳企业对于民企来说,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善于利用提高的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等政策,优化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民企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民企在稳市场时,在供给侧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品质提升。比如一些小型制造业民企,可以专注于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需求侧,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营销模式,激发消费潜力。例如,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稳定市场份额。 对于稳预期,民企要通过自身积极的发展态势展示信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增强社会各界对民企发展的信心,进而稳定各方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预期。总之,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能在“四稳”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和发展路径,助力中国经济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
最近体制内“常务”副职改为“分管日常工作”的副职成为一种趋势。1.更符合法律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