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林风眠母亲被族人抓去“沉塘”,年仅7岁的他抓起菜刀就冲向了人群,大声怒吼道:“放开我妈,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那年,他的母亲因为被染坊的老板看上,被族人认定为“失了妇道”,要“沉塘处置”,也就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将她活活溺死于村外的池塘。 那是一个女子连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年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是天理,感情只是被踩碎的奢侈品。 林风眠的母亲,自小就是村里公认的美人,只是命苦。 她从未爱过那个年纪大她一轮的丈夫,却不得不听从家中安排,嫁给了那个在族中有些权势的男人。 婚后生活并不甜蜜,丈夫沉默寡言,脾气暴躁。 林风眠出生时瘦弱如猫,医生都说活不久,父亲更是一脸冷漠,说:“扔了吧,省得浪费米粮。” 可母亲在那一刻,却咬着牙从炕上爬了起来,鲜血还未止,便拖着疲惫的身子抱起了那个裹在破布中的小婴儿。 她一手拿刀,一手抱子,对着丈夫和家人怒吼:“谁敢动我儿子一步,我就跟他拼了!” 从那天起,母亲成了林风眠唯一的依靠。 父亲虽在,却从未为家庭尽过责任,所有的开销、柴米油盐、药费学资,全靠母亲在染坊里打工得来。 她的手染上了浓重的蓝靛香味,终日在水与染缸中穿梭,指甲脱落,皮肤龟裂,可她从未叫过一声苦。 或许是命运太过残忍,她的苦命与隐忍却在被染坊老板注意到后迎来了新的变数。 那老板虽然已是人夫,却见她温婉、坚韧,又带着几分不幸的美,便心生邪念,软言细语、百般示好。 林风眠的母亲也曾心动,她并不是贪图富贵的女人,只是那些年活得太苦、太累,她渴望一次真正的温柔与理解。 可是私情一旦传出,整个村子都炸了,族老敲响铜锣,男人女人齐聚祠堂,“不守妇道”、“败坏家风”的骂声压过了她所有的解释与挣扎。 结果就是“沉塘”,那个专为“失德妇人”准备的村规。 处刑那天,母亲被五花大绑,拖往池塘边。 她低着头,不哭不叫,像认命了一样。 村人围观,冷漠如常,甚至有人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就在这时,一道瘦小的身影从人群中冲出,手里挥舞着镰刀。 林风眠的动作粗暴却极有力,他扑上前去,对着拦路的族人乱砍乱舞,虽然身子瘦弱得像只小猴子,但那一刻,他像只炸毛的小狮子,眼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下母亲。 有人试图将他抓住,他便挥刀对准他们,甚至有个壮汉的手被划破,血流不止。 围观的人群一时间乱了阵脚,纷纷后退,不知如何是好,族老也一时愣住了。 在他的坚持下,族人最终退了一步,他们说:“不杀可以,但她不能再留在村里。”母亲得以保命,却被赶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村落,连夜卷起残破的行李远走。 从此,林风眠失去了最初的故土,也失去了安稳的童年。 他在破庙、荒屋间辗转度日,那段日子里,林风眠再也不曾哭,只是一遍遍地在泥地上、破纸上画着画,画母亲的笑,画族人怒目的模样,也画那柄锈迹斑斑的镰刀。 画是他唯一能说话的方式,是他与这个不公世界对抗的武器。 多年后,他被保送至法国留学,成了享誉国际的艺术家,融合东西方技法,开创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新天地。 可不论他画得多宏大,主题多抽象,总有那么几幅画里,藏着一张瘦弱女子的脸,藏着一双倔强的眼睛。 那是他的母亲,他用画笔一遍又一遍地将她从命运中拉回,画里,她永远没有沉入水中,也没有被赶出家门。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林风眠
1907年,林风眠母亲被族人抓去“沉塘”,年仅7岁的他抓起菜刀就冲向了人群,大声
牧童的娱论
2025-05-07 14:17:5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