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的水太深了 !”河南,男子花21万买小米su7,本以为自己捡漏成功,结果微瑕车变事故车,出现记录显示维修花了10万块钱!车商:“买之前你自己验过车,合同约定交易后不能以任何理由退款!” 陶先生一直对小米SU7青睐有加,可新车订车周期实在漫长,他便动了购买一辆二手车的心思。这样一来,他能立刻开上心仪的车;二来,二手车的价格也更为实惠。 之后,陶先生在河南的二手车市场觅得一辆小米SU7。车商告知他,这是一辆微瑕车,仅仅出过轻微事故,更换了大灯、叶子板和保险杠。 不过,陶先生仍心存顾虑,于是花了400元让车商老板在市场里找了一位专业鉴定人员,对车辆重新进行检测。 看到检测报告与车商老板的描述相差无几,陶先生便放心地付款买下了这辆车。 购得爱车后,陶先生满心欢喜,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宣称自己全款拿下了小米SU7。 然而,当他回到重庆为车辆上保险时,却追悔莫及。 保险公司告知他,这是一辆重大事故车,出险记录显示维修费用高达10万8千元。 于是,陶先生又委托查博士做了第二次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车辆的里面内衬、防撞梁以及前面的水箱框架均已更换,这无疑是一辆重大事故车。而且,每年的保险费用至少要多花4000元。 陶先生返回二手车市场,找到车商老板,指责其隐瞒车况。但老板却称,检测是由他人完成的,与自己无关。 陶先生反驳道:“我给了你400块钱,检测人员也是你找来的你提供给我的检测报告和查博士的结果完全不一样!你们就是串通一气坑人!” 车商老板则回应:“检测报告是第三方出具的,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你别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陶先生气愤地说:“这么严重的问题,保险维修都花了10万,你收车的时候肯定心里有数,却不告诉我!” 车商老板却坚称:“我市场里车那么多,不可能给每个来买车的人都把每辆车的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你自己找人检测了,检测后也没提出异议,而且合同里也明确规定,车辆交接后,乙方不能以任何理由向甲方退款。” 这时,调解员发现,合同补充条款确实强调了此车的事故情况,乙方已自行检测并知晓车况,购买无异议。 那么,从法律上来说,该条款不能成为商家免责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车商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负有如实告知车辆真实状况的义务。重大事故车与轻微事故车在车辆价值、安全性能和使用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车商理应将车辆发生重大事故这一关键信息告知陶先生。虽然车商以合同条款和第三方检测报告为由进行抗辩,但不能以此免除其基本的告知义务。车商声称自己市场里车多,无法向每个购车者详细介绍车况,这种说法在法律上难以成立,因为如实告知关键信息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 关于检测报告,虽然是陶先生花钱让车商老板找的第三方检测,但车商有责任确保检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若车商明知车辆存在重大事故却未向检测人员如实说明情况,导致检测报告未能反映真实车况,车商应承担相应责任。而车商以报告是第三方出具为由推卸责任,在法律上也难以得到支持。 合同中“在交接车辆后,不能以任何理由向甲方退款”以及“乙方已自行检测,知晓车况购买无异议”的条款,可能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车商作为合同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利用这些条款排除了陶先生在发现车辆重大问题后的合理救济途径,这种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陶先生在这起纠纷中,有权要求车商承担违约责任。他可以通过与车商协商解决纠纷,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合同、退还购车款并赔偿相应损失! 这事情提醒大家,买二手车一定要注意了!
怪不得二手车难卖!前些天我去二手车市场,相中一辆2017年的朗逸,跑了6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