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至今想不通:一个没留过学的中国人,凭什么造出于敏构型?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

可爱萌娃娃 2025-05-08 13:04:29

美国至今想不通:一个没留过学的中国人,凭什么造出于敏构型?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让中国人的腰板就此挺直,美国至今想不通,肚子里没有一滴洋墨水的于敏,到底凭什么造出于敏构型?要知道,中国发展刚起步的时候,留学是张金名片。 可于敏却与众不同,是完全由国内培养起来的人才,可他的贡献丝毫不亚于那些留学的高材生,甚至更胜一筹,美国自然是无法理解,不过,回顾于敏的成长历程就能更加清楚。 他无疑算是天才少年成长起来的科学家,1949年从北大毕业后,物理学天赋逐渐凸显出来,并于2年后研究生毕业,师从钱三强教授,在实验室中学习实践知识。 在那个年代,留学成为潮流,希望救亡图存的广大学子接连踏上海外之旅,开始寻求国家发展的新办法,不过,于敏由于亲身经历日本侵华的残酷,他心中充满着不甘。 12岁的于敏曾亲眼看到日本军车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丝毫不顾民众的生命,那时心中涌现的屈辱和愤恨,伴随于敏走过了奋斗历程,凭着这股心气,于敏度过了诸多艰难。 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他也一心想着报效祖国,所以才加入1950年刚成立的国内近代物理研究所,由于知识储备的缺乏,国内在物理学上的研究可谓是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都是空白。 可二战的蘑菇云是横贯在国家安全上空的阴云,一日没有研究出对抗军备,那中国就一日不能抬头对抗帝国主义势力,所以国家核物理研究迫在眉睫,却又困难重重。 1951年,中国核科学奠基人彭恒武找到于敏,邀请他加入核物理研究所,这座刚成立一年的研究所在很多学者看来是注定碰壁的机构,但于敏毫不犹豫的接受了邀请。 他自愿放弃继续出国深造的机会,将自幼遭受的欺压之痛转变为动力,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而拥有这样远大理想的于敏,是傲慢的美国人无法理解的。 在美国大多数人看来,中国当时没有好的研究环境,很多地方没有前例参考,而且研究经费不足,可以说充满了不利条件,要想做出突破,只有经过千难万险才能成功。 我们也能看到,于敏选择了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28年隐姓埋名,从原子弹到氢弹,平常吃的大西北夹着沙子的馒头,生活的地方是茫茫戈壁上的小小庇护所。 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敏在氢弹研究领域做出突破,拿出了美国人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于敏构型”,不得不说,美苏争霸的格局下,氢弹的突破出现在中国令人惊讶。 可综合于敏的成长路线我们就不难理解,亲身从艰难岁月当中一步步走出的于敏,无疑拥有着更为强大的意志力,心中也充满紧迫感,他知道但凡放松下来,帝国主义就会卷土重来。 所以,面对如今的国际竞争局势,我们更要继承前辈的精神,攻坚克难、不断前进,迈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脚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 参考资料: 改革先锋人物故事1:无留学背景的“氢弹之父”于敏丨齐鲁晚报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可爱萌娃娃

可爱萌娃娃

人间宝藏顶配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