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26岁的名伶刘喜奎迫不及待的想看丈夫, 不料她掀开盖头,看到的竟然是个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的老男人,得知被骗的她愕然昏倒在地。没想到,她醒来后,却对男人说道:“我绝不反悔!”
这个男人是崔承炽。
然而,刘喜奎和他结婚第四天,新婚丈夫便被曾经检举的人施计调离了京城。
此后三年,几乎每一次回到京城不出几天,崔承炽便会被再次调走。本来就身体不好、患有肺病的崔承炽,在这样的折腾下,43岁就早早离开了人世。
从此,刘喜奎就成了寡妇。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还要从刘喜奎的经历说起。
1894年,刘喜奎出生在河北,父亲曾参加甲午之役,是兵工修理匠。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8岁的刘喜奎去学了唱戏。
由于自身条件优秀,再加上勤奋努力,刘喜奎成了20年代红透半边天的名坤伶,是唯一能跟谭鑫培、杨小楼唱对台戏的女演员。
刘喜奎身材窈窕,扮相美丽,报纸杂志对她争相报道,所以她成了民国时期很多有钱有势男人争相追求的对象。
当时段祺瑞的一个侄子就对刘喜奎非常迷恋。
有一次,刘喜奎唱完戏后,段祺瑞的侄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向前一把抱住刘喜奎狂吻不放,刘喜奎顿时吓得花容失色。
之后,人们把他扭送到警察局,罚他五十大洋了事。
出了警察局,他还大呼:“痛快,五十大洋买个香吻,值得!”
而且北洋时期的几任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都曾打过刘喜奎的主意。
有一次袁世凯用总统的名义“请”她去中南海唱堂会戏,刘喜奎正在后台化妆,一个听差跑过来对她说:“有人请。”
刘喜奎到了之后,就问那:“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这时,袁世凯从门后走出来对刘喜奎说:“没有什么事,请你来随便聊聊。”
刘喜奎见袁世凯不怀好意,便不卑不亢地说:“既然没有事,我还得去化妆。”说完就回去了。留下袁世凯一脸茫然。
张勋还曾经邀请刘喜奎去家里唱戏,目的就是“金屋藏娇”,刘喜奎知道他的目的后,断然拒绝。
后来,张勋在北京复辟,刘喜奎也在北京,他又开始向刘喜奎逼婚,刘喜奎灵机一动,让他剪辫子后再谈婚论嫁。
张勋视辫子如命,但是这次他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刘喜奎。
不过,张勋最终复辟失败,和刘喜奎的婚事也不了了之。
张勋之后,又有曹锟。
曹锟也爱戏,他娶了唱戏的梆子艺人刘凤玮做了他的四夫人。如今又想纳刘喜奎为妾,虽然刘母同意,但是刘喜奎奎缺以死相拒。
就在曹锟欲对刘喜奎不怀好意时,他的几个夫人合力进攻他,刘喜奎才得以脱身。
在这样的形式之下,有势她不怕,有钱她不要。她自尊自重,顽强地洁身自好。因为她心里已经有了心爱之人,梅兰芳。
可在当时的社会里,她已感到他俩的结合肯定会铸成悲剧。所以她对梅兰芳说:“我非常爱你,可是我预感到在我背后暗藏着许多魔爪,如果你娶了我,他们必定会迁怒于你,甚至毁了你的前程……”
后来,为了不让别人再骚扰她,刘喜奎委托舅舅给她提了一门亲事,是一个叫崔承炽的男人。
刘喜奎曾报纸上看到他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是揭发陆锦贪污军饷。她敬佩在这乱世里敢于指责权贵的男人,在她心里,这个男人就是英雄。
于是她就派舅舅去说和。
然而,等到成亲那天,刘喜奎才发现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年逾四十,常年患有肺痨,骨瘦如柴,且家中已有妻室。
刘喜奎当场晕了过去。
原来,当崔承炽听媒人讲刘喜奎要嫁给自己时,很是高兴,但是自己的形象实在是没法见人,于是他找到一个身材魁梧、面容英俊的青年来冒充自己。
刘喜奎的舅舅没有识破崔承炽的谎言,回家告诉刘喜奎,那崔承炽一表人才,潇洒壮年。
刘喜奎虽然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很是失望,但是她心中的道义和善良让她选择留了下来。
后来曹锟知道刘喜奎嫁给崔承炽后,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他颁布命令,从今往后任何地方不得对崔承炽进行录用,之前所有录用一概追回。
崔承炽回到家后,对刘喜奎说:“就当这是个梦吧,我送你回家。”
可是刘喜奎却对崔承炽说:“我既然嫁给你,就绝不反悔,从今以后,我们有难共同承担。”
然而,不几年,崔承炽就在曹锟的“折磨”下去世了。
从此,刘喜奎隐居一个小胡同,不再登台演出。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探知刘喜奎隐居,重金礼聘,诱使刘喜奎去日本演出,她严词以拒绝。
她曾多次为灾民义演,所得酬金全部捐献。有一次,刘喜奎得知安徽水灾后,从自己积蓄中捐献两千元银洋赈济。
1950年,在文化部举行的宴会上,周总理亲自向刘喜奎敬酒,称赞她为“中国戏曲界的明珠”。
1964年,这位当年名满华夏的伶界女王在北京市人民医院安详辞世,享年70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刘喜奎的一生视金钱为粪土,视权贵为腐鼠,德艺双馨,身处乱世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守自尊,守住自己的底线。
在感情方面,虽然她是仗义和执着的,可是她太多的快乐与情感也被被禁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