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见红!一人刺死100多个日本鬼子,一人可以对付3名日军,八路军“刺杀大王”李

平南 2025-05-09 19:17:14

刺刀见红!一人刺死100多个日本鬼子,一人可以对付3名日军,八路军“刺杀大王”李仕亮。

驻扎在此的八路军688团战士们刚卸下行囊,炊事班熬煮的玉米糊还冒着热气,谁也没想到这将是载入抗战史册的血色黎明。

凌晨三点,哨兵急促的枪声撕碎夜幕,百余名日军端着刺刀冲进村口,铁蹄踏碎了瓦罐也惊醒了整个村庄。

20岁的李仕亮拿起汉阳造步枪,枪托上还留着前日激战的凹痕,他在15岁那年参加儿童团时就跟着刘志丹闹革命,此刻腹部的旧伤疤突然隐隐作痛,那是半年前平型关战役留下的纪念。

他刚冲出临时驻扎的祠堂,迎面就撞见个矮壮的日本兵,刺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日本兵嘴里叽里呱啦吼叫着突刺,他本能地侧身闪避,左腹还是被划开寸许长的口子。

血腥味激得他浑身战栗,陕北放羊时练就的腰腿功夫此刻派上用场,脚跟蹬地旋身,枪托重重砸在敌人后颈。

听着颈椎断裂的脆响,年轻的战士突然明白:白刃战不光是拼力气,更要拼脑子。

村东头传来妇女的哭喊,他攥紧滴血的刺刀往声源处狂奔,两个日本兵正在踹门,听见动静转身就刺。

不过这回他学乖了,虚晃一枪引得对方前扑,趁势用枪管架开刺刀,锋刃贴着喉结抹过。

第三个鬼子见势不妙想逃,被他追出二十多米,从背后捅了个对穿。

等赶到村口水井边,拍张正死死抱着个鬼子,他红着眼补上致命一击,发现自己的右手小指不知何时少了半截。

打到日上三竿,八路军用三十多条人命换来了全歼敌寇,炊事班的一名战士抱着豁口的菜刀坐在血泊里,他守着灶台劈死了两个想烧粮仓的鬼子。

他蹲在墙角数弹壳,突然被团长拍肩膀:"好小子,单枪匹马宰了仨?"他这才知道,自己成了全团通报的拼刺标兵。

往后的五年里,他的名号随着战火传遍太行山,1942年左权县七里店攻坚,已是副连长的李仕亮带着十三人突击队摸到鬼子碉堡下。

照明弹升空的刹那,他率先攀上云梯,32颗手榴弹像连珠炮似的砸进射击孔。

爆炸掀起的碎砖打落他两颗门牙,却为后续部队撕开了死亡通道,此战过后,炊事班给他开小灶煮鸡蛋,炊事员老赵打趣:"李阎王这名号,吓得伪军听见陕北口音就尿裤子。"

最绝的是1943年春天那出"鬼子扮太君",他领着战士们在山沟里捡日军罐头盒,黄铜底子剪成五角星,红布条缝领章,活脱脱整出个"日军小队"。

当真鬼子大摇大摆进村时,四十多个"假鬼子"突然开火,两挺歪把子机枪吐着火舌,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打扫战场时搜出本日军日记,上面用歪扭汉字写着:"八路太狡猾,会变戏法。"

1944年太行山英模大会上,刘伯承握着李仕亮结满老茧的手,亲手递过绣着"杀敌英雄"的红旗,台下坐着各部队代表,有人数他胸前勋章,九枚弹片伤疤正好凑个九宫格。

卫生员私下嘀咕:"李连长脑袋里还嵌着块铁片,阴雨天就犯头疼。"被李仕亮听到后,也只有一句:"留着好,等孙子问爷爷打过鬼子没,咱有实物为证。"

新中国成立后,浑身伤疤一等甲级伤残的他死活要把伤残等级降级,组织安排警卫员,他摆摆手:"派去边疆,我还能给乡亲们扎针灸。"

在西安体院当支部书记那些年,操场单杠上总挂着他磨得发亮的武装带,说是要教学生练刺杀基本功。

2016年寒冬,97岁的他躺在病床上,床头柜摆着军事博物馆的收藏证书,那枚带缺口的杀敌奖章终究捐给了国家。

弥留之际,女儿把老战友从广州寄来的太行山黄土塞进他手心,春分那天,定仙墕镇安沟村的老槐树下立起块无字碑。

信息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白刃战,抗日战争中的刺刀较量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