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傅雷正因思念情人在家里乱发脾气,妻子赶紧给丈夫的情人打电话让她过来,“快来我家吧,他不能没有你!”
情人来了之后就和傅雷在书房卿卿我我,而朱梅馥则负责给他们端茶倒水……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是极高的,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和丈夫。
他的性格暴躁易怒,他的孩子从小就害怕与他亲近,而傅雷这样的性格形成,其实是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
傅雷幼年时,他的家庭就因为战乱变得支离破碎,全家只剩下了傅雷和他的母亲两个人。
母亲对他要求极高,甚至奉行棍棒教育,来自母亲的暴力行为给他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而这种阴影又在后来被傅雷施加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一九二七年,母亲做主给傅雷订了婚,未婚妻叫朱梅馥。朱梅馥长相温婉,性格温柔,而且上过新式学校,既懂英文,还会弹钢琴,简直是妻子的不二人选。
订婚之后不久,傅雷就远赴法国巴黎求学,他刚刚到巴黎的时候,在异国他乡时常感到孤单寂寞,经常会与朱梅馥通信。
到后来,他在法国见识了热情开朗的外国女孩,就渐渐厌烦了无趣的朱梅馥,甚至一度要和她退婚。
最后傅雷还是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和国外的女人结婚,在法国谈的恋爱无疾而终,还是决定接受母亲的安排,和未婚妻成婚。
一九三二年,傅雷回国,与朱梅馥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的朱梅馥完全是一个完美的妻子,她无条件的包容了傅雷所有的坏脾气。
傅雷在外面事业不顺,便将脾气发泄到了和他接触最多的妻子和孩子身上。
他的长子傅聪从小就受到傅雷严厉的教育,稍有犯错就会换来严厉的训斥。傅雷为了让傅聪学好钢琴,甚至动手打过他很多次,而朱梅馥不敢责备丈夫,只能默默地心疼孩子,在一旁流泪。
结婚之后的朱梅馥,不仅要承包家里所有的家务,教养孩子,还要帮傅雷整理书稿,誊抄书信,甚至要在傅雷心情好的时候给他弹琴、栽花。
朱梅馥爱的极其卑微,她承受了傅雷所有的谩骂,却还能对他无限包容,可那个时候的傅雷并不能够珍惜妻子对他的爱。
这个时候的傅雷就已经对朱梅馥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而夫而有妇之夫的身份也并不影响他在婚后继续拈花惹草。傅雷在婚姻里曾经多次出轨,甚至在朱梅馥怀孕的时候还能和别的女人卿卿我我。
他的多次婚外情当中,最受瞩目的一段是和他朋友的妹妹陈家鎏。
傅雷爱上了陈家鎏,并将这段感情宣扬到众人皆知,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也包括他的妻子朱梅馥。
丈夫如此高调的搞婚外情,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妻子,可朱梅馥竟然还能平静的情敌陈家鎏约到自己家中,让她和傅雷约会。
没有人知道朱梅馥心里是怎么想的,她把所有的情绪都藏在了心里,而这份对丈夫的爱意,感动到的竟然是陈家鎏,最后是陈家鎏主动放弃了和傅雷的感情。
朱梅馥多年的温柔和包容终于感动了傅雷,并且将他暴躁的脾气渐渐变得和缓。
后来,傅雷和自己的儿子达成了和解,对妻子也开始温柔起来,可这种幸福的日子并不长久。
一九六六年,傅雷心灰意冷,决心彻底离开这个世界,而爱了他一辈子,陪伴了他一辈子的朱梅馥,平静地决定和傅雷一同走向生命的结局。
夫妇二人在遗书中写明家里的私人物品如何处理,将二人剩余的财产做了详细的安排,朱梅馥甚至将自己的家里打扫干净之后,才和丈夫一起闭上双眼。
这是一代文化大师最后的体面,也是一位妻子黄泉碧落,生死相随的爱。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刻在傅雷墓上的字,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一暼。
傅雷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当中,见识过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面,忍受过来自母亲的不正当教育,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
他的一生见过许多世面,爱过许多女人,可最后只有一个朱梅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连他的孩子也会不理解他,怨恨他,只有朱梅馥永远支持他,包容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也尊重他的选择,愿意和他走上同样的道路。
在后世之人的心里,朱梅馥这个名字和傅雷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也许这就是朱梅馥想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