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色集|清雍正厂官釉双系鼓钉鱼篓尊本品唇口外侈,短颈,溜肩,扁腹,两侧贴塑

东园雅集 2025-05-13 10:10:00

悦色集 | 清雍正 厂官釉双系鼓钉鱼篓尊

本品唇口外侈,短颈,溜肩,扁腹,两侧贴塑双系形耳,下腹环饰十二鼓丁,下承三乳足,整体造型敦实可人。通体施厂官釉,釉色茶、黄相间,互为浸润,如同细雨浇淋一般,颇似雍乾时期炉钧釉呈色效果,给素雅静穆的厂官釉增加了几分灵动之感。外底心釉下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传世所见雍正单色釉瓷器所刻篆书款,有六字三行和四字双行之分,其中后者多以瓶、尊等高规格琢器为主,本品即属此类。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烧制鱼篓尊最早可追溯至宣德窑,应为因袭西亚铜器造型而来。清代鱼篓尊烧制应自雍正肇始,但造型与宣窑作品已有较大差别,用途亦变为插花之用,故称“花囊”。有清一代,此类鱼篓尊仅雍正至乾隆早期略有烧造,故而存世珍罕。

据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仿厂官窑,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虽文献中所载为仿厂官釉,但迄今为止,无法确认何为前朝厂官釉作品。唐英新制厂官釉是以铁为呈色剂,失透无光的高温釉。此种釉色是在青褐色釉面上散布黄色斑点或丝纹,典雅古朴,极富观赏性。按碑文所载,厂官釉据釉面不同色泽可分为: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从传世作品来看,呈色黄褐者应为“鳝鱼黄”;青者应为“蛇皮绿”,而若本品褐黄相间者或属“黄斑点”。另据乾隆张九钺《南窑笔记》载“厂官釉,其色有鳝鱼黄、绿、紫、金诸色,出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厂官。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配合诸窑另成一家,今仿造者用紫金杂釉白土配合,胜于旧窑。”可见清代厂官釉仿烧自雍正时期,起初为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后至乾隆时期又新增紫、金诸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厂官釉发展至乾隆时期,“黄斑点”一色已不见载,或因黄斑点烧制难度大,仅为窑中偶得,故至乾隆时期已近失传。传世所见乾隆厂官釉作品中,亦不见此类釉色。

此形制鱼篓尊为清代官窑瓷器中极其稀罕之花器,应属御窑厂为雍正皇帝个人偏爱所专门设计的创新花器之一,或出唐英之手,传世极为罕见。

本品造型端庄古朴,器身光素不事雕饰,尤显风韵隽永,置于厅堂殿宇之中,可解思古之幽情,殊为难得。

尺寸:直径20cm

来源:中国嘉德2025年春拍《宸赏—明清御瓷珍玩》

0 阅读:2
东园雅集

东园雅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