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后,雍正继位,最不高兴的,竟是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她为了表达愤怒,做了两件让寻常人无法理解的事:第一件,是反常地要求殉葬;第二件,是拒绝新皇帝带领朝臣行朝太后礼,即拒绝做太后。
1660年生于正黄旗包衣家庭的乌雅氏,其人生轨迹本应与万千宫女无异,1675年入宫时,这位护军参领之女不会想到,康熙十九年诞下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竟成为她悲剧命运的起点。彼时位份低微的德嫔无权抚养亲子,襁褓中的雍正被送至皇贵妃佟佳氏宫中。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医案》记载,乌雅氏产后血崩昏迷三日,苏醒后却被告知"四阿哥已由承乾宫接走",这场被迫的骨肉分离,为日后母子决裂埋下伏笔。
当1688年乌雅氏诞下皇十四子胤禵时,晋升德妃的她终于获得抚养资格,康熙起居注显示,胤禵五岁开蒙便得帝亲授《资治通鉴》,十岁随驾北狩射杀猛虎,与自幼拘谨的雍正形成鲜明对比。
台北故宫藏《胤禵请安折》中,康熙朱批"朕之十四子类朕年少时",这份偏爱令乌雅氏将政治筹码全押在幼子身上,而常年养在承乾宫的雍正,直至12岁佟佳氏薨逝方归永和宫,《世宗实录》记载其"日问安三次,母后但颔首而已"。
九子夺嫡白热化阶段,乌雅氏的政治抉择成为关键变量,1718年胤禵受封抚远大将军王出征西北,乌雅氏动用家族关系为其网罗门人,《永和宫用度档》显示该年珠宝支出激增300%,多用于笼络朝臣。
而当1722年康熙猝逝畅春园,隆科多宣布"传位四阿哥"时,乌雅氏在灵前撕扯孝带高呼"此非先帝本意",成为清朝唯一公开质疑继位合法性的皇太后。
这位母亲的反抗堪称帝国史上最悲怆的困兽之斗,她先以康熙二十七年废止的殉葬制度发难,连续三日绝食逼雍正妥协;又以"梓宫未入土"为由拒受太后金册,致使登基大典延迟七日。
辽宁省档案馆藏《雍正朝满文朱批》披露,新帝含泪长跪永和宫:"儿臣宁舍江山,求母后全皇家体面。"乌雅氏却冷笑掷还朝冠:"汝既夺弟位,何惧再弑母?"
权力博弈的残酷远超亲情羁绊,1723年正月,乌雅氏发现永和宫侍卫增三倍,方才惊觉胤禵已被褫夺兵权圈禁景陵。
北京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九王夺嫡再考》指出,该年二月内务府突然停供永和宫墨锭,实为防范乌雅氏与旧党通信,五月十九日,这位半生温良的德妃留下最后抗争——拒服太医汤药,于弥留之际喃喃"吾儿在西北...冷...",终年64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乌雅氏死后殊荣达到巅峰,雍正倾举国之力打造金丝楠木棺椁,送葬队伍绵延四十里,却难掩礼制背后的政治算计:将生母与康熙合葬景陵,实为断绝胤禵借祭母生事的可能。
而那道未及使用的"仁寿皇太后"金印,至今仍陈列在故宫珍宝馆,印纽处的抓痕似在诉说权力祭坛上母爱的灼痛。
武寒旭
啥玩艺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