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客服越来越难找了##转人工客服怎么这么难#?】#AI客服到底方便了谁# 最早的客服,是电话那头的“您好,工号xxx很高兴为您服务”。你打过去,有人接、有人听、有人答。也许不一定高效,但起码能让人觉得:有人在处理这件事。
进入互联网时代,文字客服逐渐取代语音客服,能截图、不用等,除了得自己描述问题、解释清楚,打字有点累,也没什么不好。
再后来,AI客服来了。一开始是“辅助”,现如今却成了第一道门槛——你必须先搞定它,才能见到真人。而这关,有点难打。
你输入“找人工”,它回“很乐意为您解答~”;你说“xx商品没收到”,它识别关键词以为你要再来一单;你说“投诉”,它才终于明白:“哦,这得转真人了。”……你着急、愤怒、困惑,却只能一页页选菜单,一遍遍复述问题,说着说着,气都变成了累。
有时觉得自己没在解决问题,而在给平台训练AI、投喂数据,每一轮“交流”之后,等来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新的选项。
站在平台角度,人力客服确实贵,有些用户喜欢什么事都找客服,也让人工客服容易被用户情绪“压垮”。AI客服多省成本,统一流程,不会顶撞,还能“24小时在线”。只是客服本该是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现在却越来越像是一堵墙——挡住了不标准的问题、情绪的波动、例外的状况,也挡住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说到底,客服的本质不是“说话”,而是“听人说话”。是倾听,是回应,是接住你的问题,哪怕暂时解决不了,也让人知道“我听见了”。
技术不是问题,态度才是问题。企业要“降本”,大家能理解,但服务能不能多留一点“人味儿”?!(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