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问候一个大臣:“你每天这么早来上朝,在家吃早餐了吗?”大臣说吃了,乾隆又好奇地问:“早餐吃什么啊?”
清朝时期,殿外大臣陆陆续续到齐准备朝见圣上,其中大学士汪由敦最为勤勉,每日破晓时分便来了。
不久,听候开始,众臣进殿参朝,朝议如常结束,政事已了,乾隆心情大好,准备与臣僚闲谈感情。
首先他询问心腹汪由敦:“如此清早你已来朝,可曾在家吃过早餐?”
汪由敦回答“吃了,”皇帝好奇追问“吃了何物,”他如实答“四颗鸡蛋。”
皇帝听后面色微变,他想起自己为吃鸡蛋的种种过往,不免有些微词。
皇帝自幼便喜鸡蛋,一日微服江南,饥肠辘辘之时遇到一老妪,乞讨些食物,老妪家贫如洗,所能奉上的仅有几枚鸡蛋,他品尝后大喜。
然而回銮后,皇帝才知鸡蛋竟价值连城,想吃几颗都难,为不骄奢,皇帝时常以意志力克制住想多吃鸡蛋的欲望,平日一顿也就一枚,如今听大臣一餐便吃四颗,他不免有些惊诧。
其实,造成鸡蛋昂贵的原因皇帝早有耳闻,采购鸡蛋的内务府中纷纷掺杂私货,价格层层哄抬。
到乾隆这里已是民间的数十倍,皇帝素知内务府多有不法,却也无心过问,忙于朝政,无法顾全,谁知今日竟被汪由敦无意中点破。
皇帝沉吟许久,终于问道:“一颗鸡蛋值十两白银,如你所言,一餐饮用四颗,岂非四十两白银,你这银子从何得来?”
汪由敦闻言大惊,额上冷汗涔涔,心知今日只怕难逃一劫,皇上既已揭穿鸡蛋真假,自己岂能推脱?
若说实话,只怕连累无数人,内务府乃无上的既得利益者,自己一个书生身份,又岂是对手,然而若不回复,自己这官职只怕也保不住,他左右为难,搜肠刮肚想个脱身之法。
过了许久,汪由敦终于开口:“陛下吃的乃是上等鸡蛋,臣所食不过是些次品,臣家境普通,哪里消受得起铂金蛋价钱,臣吃的不过是些发芽变质的劣等蛋,每颗才几文钱。”
乾隆听后略感恍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当下便说:“你也莫总吃次品,无益身体,今后朕可否赏你银两,使你也能吃些好的?”
汪由敦连忙顶礼谢恩,众臣也暗自松了口气,让皇上转移注意,且不追问鸡蛋真实价格,已是万幸。
朝议结束后,汪由敦回家,向妻叙述今日之事,夫人慨叹道:“皇上若追究鸡蛋原价,只怕牵扯甚广,你我今日已是侥幸。”
的确,鸡蛋之事只是冰山一角,内务府早已腐朽不堪,可皇帝晚年却也无心整顿。
首先,他必须考量各方势力,内务府乃皇室枢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肃清贪腐,免不了大刀阔斧,许多既得利益者必然强烈反弹。
其次,朝中群小都或多或少沾染其中,若一并清理,恐怕政局震荡,再则,乾隆老去多病,渐感力不从心,不像初登大宝时雄心勃勃,老去的他,只想谨守祖业,不求大功。
再说了,贪官如和珅乃老臣,深谙圣心,只要不触及皇上的底线,皇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专心积累钱财,不谋权势,也成为乾隆的心腹。
故而乾隆晚年,内廷之弊日益严重,鸡蛋只是冰山一角,层层暗箱操作已使整个内务府腐败万分,朝堂上表面风平浪静,只有少数几人略知一二。
这日,汪由敦如常至宫,乾隆似乎已把鸡蛋之事抛诸脑后,该问还是问汪由敦吃了何物,汪由敦如实以报,乾隆也不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