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关键时刻,两记重锤砸向基辅,风向真的变了 俄乌冲突的谈判桌又摆回了伊斯坦布尔,这个三年前差点让和平落地的地方。不过现在的局势早不是当年的样子,尤其是乌克兰,正被两场“硬仗”逼得越来越难喘气。 先说第一场“硬仗”,来自欧盟的关税大棒。打仗这几年,欧盟为了支持乌克兰,一直给它的农产品开“免税绿灯”,尤其是玉米、小麦这些大宗货物,几乎是零关税进入欧洲市场。 这对乌克兰来说太重要了——战时工业停摆,农业成了少数能换外汇的支柱,光玉米每年就能出口几百万吨到欧盟,赚的钱不仅养活农民,还能补贴军费。可现在欧盟突然说:“6月6号以后,免税政策到期,不续。” 就拿玉米来说,原来每年免关税进口额度是470万吨,新规直接砍到65万吨,剩下的都得按正常关税交。乌克兰农业部算了笔账,这一下子每年要少赚35亿欧元,相当于损失了全年财政收入的10%以上。 欧盟还打算对其他农产品如小麦、向日葵油等设置进口配额,这意味着乌克兰原本依赖的“欧洲粮仓”生路被大幅收窄。对一个70%出口靠农产品、打仗全靠西方输血的国家来说,这哪是加关税,分明是抽走了经济脊梁骨。 再说第二场“硬仗”,俄罗斯的经济回暖像根刺扎在乌克兰心上。普京5月中旬公开透露,不少西方企业最近悄悄联系俄方,想重新回到俄罗斯市场。 虽然西方嘴上还喊着制裁,但身体很诚实——俄罗斯有能源、有粮食,又是欧洲近邻,长期断联对谁都没好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多次暗示,要是他重返白宫,可能取消对俄制裁,这等于给西方资本吃了颗定心丸。 俄罗斯的经济转机还体现在能源出口上。尽管欧盟禁了俄油,但印度、土耳其等国加大了购买量,俄罗斯把原油打折卖给这些国家,再通过“灰色渠道”重新流入欧洲,价格比市场价低30%,反而抢占了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通胀率从去年的15%降到了现在的3.7%,卢布汇率稳定,甚至出现外资回流迹象。这对乌克兰来说,简直是双重打击:敌人过得越好,自己谈判的底气就越弱。 回到谈判桌上,乌克兰现在是真急了。欧盟的关税大棒逼着它必须尽快停火恢复农业出口,而俄罗斯的经济回暖又让西方对制裁的耐心越来越少。 泽连斯基最近不得不松口,说当年禁止和谈的总统令“不适用于自己”,想直接跟普京对话。 但俄罗斯根本不吃这一套,谈判代表还是三年前的梅金斯基,带着当年谈了一半的协议来“旧事重提”,核心要求还是那三条:乌克兰中立、不加入北约、承认现有领土现状。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被两头挤压的皮球——战场上打不动,经济上扛不住,西方盟友又靠不住。 欧盟加关税是“断其财路”,俄罗斯经济回暖是“灭其士气”,再拖下去,可能连谈判桌上的筹码都要输光了。 至于最终能谈成什么样,恐怕只能看乌克兰愿意在领土和主权上做出多大让步——毕竟,在实力不对等的谈判里,弱者的选择从来都不多。
俄乌谈判关键时刻,两记重锤砸向基辅,风向真的变了 俄乌冲突的谈判桌又摆回了伊
思真娱娱
2025-05-16 12:10:10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