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切掉阑尾,摘掉扁桃体,拔光满口牙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5-16 16:03:09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切掉阑尾,摘掉扁桃体,拔光满口牙齿。她说:"我要把身体上所有能引发炎症、影响我肝病研究的器官全部清除!

47岁的陈菊梅为什么会选择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当说到陈菊梅的时候,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对于这个名字感到十分的陌生,但其实陈菊梅是我国一个最杰出的肝病方面的专家。

1945年,陈菊梅凭借着自身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浙江医学院,由此陈菊梅就走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

从大学毕业后的陈菊梅被分配到当时上海第二人民医院的传染科正式的开始了自己作为医生的工作。

因为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不久,我国的各方面都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所以我国的中央领导在经过商议后决定在当时全国的各大医院抽调出一批优秀的医生前往苏联去学习和进修。

此时在工作中表现的十分优秀的陈秀梅也因此成功的拿到了这一次出国学习宝贵的名额。

在1954年到1957年间,陈菊梅在苏联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学习传染病方面的知识,而且在此期间陈菊梅还拿到了传染病学博士的学位。

回国后的陈菊梅对于传染病学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于是,陈菊梅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之下,进入到了当时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科里工作。

陈菊梅在工作岗位上不怕辛苦也不怕累,此时的陈菊梅正在坚定不移的想着如何克服传染病的这一条路上坚持不懈的奋斗着。

当时我国是一个有着肝病数量人数十分庞大的“肝病大国”,其中当时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10%以上,而肝癌发病率竟然高于0.02%以上,因此每年我国的人口因为肝病去世的人就高达几十万人。

陈菊梅作为一名专门治疗传染病以及肝病的医学博士,她在看到当时我国处在这样的艰苦的情况下后,就在心里暗暗的发誓一定要努力摘掉中国人头顶上的这顶“肝炎大国”的帽子。

但是要想治好那些患有肝炎病人,陈菊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降低病人的转氨酶。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转氨酶降下来呢?这个问题可让这时候的陈菊梅犯起了难。

此时的陈菊梅为了能够早日的攻破这一技术上的难题,于是,陈菊梅医生就做到了在白天看病人,晚上进行相关的研究,但是在这样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工作,陈菊梅的身体很快的出现了问题。

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扁桃体有些发炎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渐渐地肾又出现了问题,陈菊梅的身体开始有了肾炎的症状。

此时的陈菊梅知道自己的身上的肾炎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陈菊梅正常的工作状态。

这时候的陈菊梅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陈菊梅要把自己身上的所有的病灶部位全部都切除掉。

要知道,任何一个器官的切除都是需要很慎重地考虑的,器官摘除,除非是疾病太过于严重所不得不采取的行为。

但是陈菊梅却很干脆地让她的主治医生切掉了引发炎症的扁桃体还有阑尾。可是在术后没几天炎症又复发了,这次病源体在牙齿上。

此时陈菊梅又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把所有的健康牙齿都拔掉。随后,陈菊梅分了三次拔掉了自己口腔中的所有的牙齿,并且还专门的配备了假牙。

当陈菊梅身边的所有亲朋好友在知道了这件事情手想再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于是,这时候就有人问道陈菊梅在以后的生活中是否会为自己这样的行为感到后悔时。

陈菊梅也十分坦然的说道:“我对此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如果我这样的做法能够更快的研究出来治疗肝病的药后,那么就算是摘掉我身上所有的器官我也会毫不犹豫的。”

终于在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之下,陈菊梅利用五味子降低肝炎病人转氨酶的课题取得了成功。

后来随着国内的一家药物研究所根据陈菊梅的研究成果,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降酶药物,这种药物的广泛生产也因此拯救了我国很多肝病病人的生命。

陈菊梅这一研究发现也让当时我国肝癌的死亡率由原来70%多的一下子降到了38%,并且在治疗成本也大大被缩减了。可以说的时是,陈菊梅牺牲自己的身体为全国无数的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在陈菊梅86岁时,她不幸的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因此行动也很是不便。但是此时已经高龄的陈菊梅每天依然坚持看诊20个病人直到她91岁的时候。

陈菊梅一生都在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贡献,因为有了像陈菊梅这样无私奉献的医生,现如今,我国的医学才会有如此的成就。

0 阅读:70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