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金葫芦”的良药不苦口
本报记者陈宝云
“良药苦口”的传统认知,正被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家药企打破。河北塞罕金葫芦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工艺,将道地药材黄芪制成甘甜适口的养生茶饮,短短半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成为都市白领、养生达人的新宠。
走进企业洁净的车间,土腥味、豆腥味浓重的黄芪,经过清洗、切片、烘干后,与大麦以1∶3比例混合,在200℃高温下拌炒1小时,这一源自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的专利技术——大麦炒黄芪制作工艺,不仅去除了中药的苦涩,还赋予茶汤独特的麦香与焦香。
“尝一口,完全没有药味!”接过塞罕金葫芦药业副经理张轶铭现场冲泡的米炒黄芪茶,金黄透亮的茶汤入口清甜,颠覆了记者对传统中药的印象。
这一创新缘于一次偶然机遇。2024年初,塞罕金葫芦药业与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交流对接时发现,该所冲泡的米炒黄芪茶让人回味无穷。经过数月市场调研,塞罕金葫芦药业发现,随着中医药养生理念兴起,口感独特、具有养生功效的药食同源类产品圈粉无数。
“市场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很快与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购买专利、合作研发等方式,推出养生茶饮系列产品。”张轶铭告诉记者,米炒黄芪茶是他们合作的首个产品。
塞罕金葫芦药业生产基地往南不到1公里,100亩黄芪种苗基地内,小苗刚露出尖尖细叶。“普通黄芪多糖含量在5%左右,我们培育的新品种,多糖含量达10%,更适合制作茶饮。”张轶铭说,公司已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统一提供种苗、农资、技术,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从源头把控品质。
好产品也要细分市场。以米炒黄芪茶为例,“益身正气”系列产品是都市白领专属,“金气神”是为金融行业量身定制伴手礼,“万亩千金”每销售一盒,企业将为坝上捐赠一棵树苗……
产品展厅内,张轶铭逐一向记者介绍各款设计精美的产品。“仅设计费就花费125万元,我们希望从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给消费者以全新体验。”他说。
在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支持下,与黄芪伴炒的原料,从大麦增加到大米、小米,炒熟后的米还被破碎成米稀,成为养生代餐。
除了米炒黄芪茶,桑葚红花茶、胖大海罗汉果茶、黑糖玫瑰姜枣茶、菊花枸杞决明子茶、红豆薏米芡实茶等数款养生茶饮,也即将上市。
“让良药不再苦口,让养生融入日常。”张轶铭表示,他们将深耕药食同源赛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