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浙江一村民在山中深潭,抓到了一条37斤的大鱼。他便想把潭水抽干捕鱼,没想到水干后,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这年夏天,浙江凤凰山脚发生件稀奇事。 村民吴老三扛着渔网往山沟里钻,打算在深水潭里摸几条鱼打牙祭。 这山里的水潭多得数不清,个个深不见底,老人们都说这些水潭打祖辈起就在那儿,谁也说不出个来龙去脉。 吴老三蹲在潭边石头上找下脚地,冷不丁瞧见水里窜过道黑影。 这黑影比人胳膊还长,搅得水面哗啦直响。老吴揉揉眼睛再细看,潭底真有条大鱼在晃悠。 他赶紧把带来的渔网抖开,照准鱼影就撒下去。网绳刚沉下去就绷得笔直,老吴两脚蹬着石头往后仰,憋得脸红脖子粗才把渔网拖上来。 网里扑腾的鱼足有半人高,鱼鳞在日头底下泛青光,村里打渔几十年的老把式都没见过这阵仗。 回村路上,老吴扛着大鱼招摇过市,引得男女老少都来瞧热闹。 有人搬来杆大秤一称,好家伙三十七斤整!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第二天天没亮,村里二十多个青壮年扛着抽水机就往山上跑。 大伙儿合计着潭里肯定还有大鱼,干脆把水抽干来个一网打尽。 七八台抽水机架在潭边突突直响,白花花的水柱喷了半个月。 眼瞅着潭水见了底,众人抄着家伙往潭里冲,没成想脚下青石板滑溜得站不住人。 几个眼尖的发现潭底石头缝里嵌着台阶,顺着台阶往下摸,黑黢黢的洞口直通地底。 有人举着火把往里照,手电筒光柱扫过之处,整整齐齐的石柱子撑着穹顶,墙上凿着花纹,像是过年贴的窗花。 消息传到县里,省考古队连夜赶过来。 专家们打着矿灯往里钻,越看越心惊,这哪是普通山洞,分明是人工开凿的地下宫殿。 二十几个洞窟连成片,大的能摆下篮球场,小的也有三间瓦房大。 石壁上凿着飞禽走兽,顶梁柱上留着鱼鳞纹,最绝的是那些石墙,打磨得跟镜子面似的平整。 有个老石匠拿钢尺往墙上一贴,半毫米的缝儿都找不着。 这事儿惊动了北京来的专家团,经考证,这些洞窟少说有两千年历史,按那时候的铜凿铁锤,要凿出这规模得几代人接力干。 更玄乎的是洞窟结构,顶上撑着人字梁,立柱间隔七步就有一根,排得比算盘珠子还整齐。 东南角还有个蓄水池,池底铺着青石板,跟现在的水泥抹面不相上下。 国家文物局派人来勘察,发现整座山底下四通八达,活像蚂蚁窝。 有的洞窟里堆着陶片,有的角落散落着炭灰,可就是找不着文字记载。 有专家猜是古代采石场,可石料运出去总该留个车辙印;有人说是屯兵洞,但两千年前这深山老林屯哪门子兵;还有说是祭祀场所的,可祭坛香炉之类的一件没见着。 这事儿在十里八乡传得神乎其神,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早年听祖辈提过山里有龙王爷的水晶宫;年轻后生们编故事,说是外星人留下的基地。 后来政府派工程队来测量,发现洞窟顶上最薄处只剩三米岩层,两千年来愣是没塌,这建筑手艺搁现在都是个谜。 最玄的还得数那些石壁雕刻,有幅画像是三个人围着篝火跳舞,旁边刻着飞鸟走兽,活灵活现的跟真家伙似的。 考古队拿碳十四测过洞里的木炭,结果显示这些洞窟从西汉就开始凿,断断续续修了好几百年。 可那时候的铁器软得很,要凿穿花岗岩得费多大劲? 如今这地方成了旅游景点,政府给起了个名叫"龙游石窟"。 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开眼,摸着冰凉的石柱子啧啧称奇。 有回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来拍纪录片,摄像机绕着柱子转三圈,愣是找不着拼接缝,敢情这些顶梁柱都是整块石头抠出来的。 这石窟最大的谜团,还得数它的用途。 北大有位老教授研究二十年,发现所有洞窟的方位都对应星宿位置;中科院的工程师算过,说这结构抗震性能比现代防空洞还强。 前些年杭州办峰会,外国专家参观完石窟,个个竖大拇指说这是"石头版的长城"。 村里老人现在提起这事还直拍大腿,说当年要不是吴老三逮着那条大鱼,这地下宫殿还不知要埋多久。 如今潭水早抽干了,倒是在洞窟深处发现条暗河,里头游着几尾红鲤鱼,跟当年那条三十七斤的大鱼长得一模一样。 这事儿科学解释不通,倒成了导游们最爱讲的段子。 信息来源: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游石窟》档案记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地下建筑研究》(2005年版)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龙游石窟之谜》专题纪录片(2003年摄制)
2020年,江苏盐城,一女子与相亲对象见面,一口气点了快7000元的菜,男子问她
【8评论】【7点赞】
用户10xxx30
确定是花岗岩?
和平使者
采石场,现在看到的石刻有不少是现代的
用户14xxx98
安徽也有花山石窟
AE308X
说清楚不就得了,龙游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