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校友向复旦大学捐赠1亿元为什么匿名?可能是纯粹的感恩与尊崇:从捐赠人过往的表述中,能感受到其对母校、对哲学学科纯粹的情感。2016年,复旦大学哲学建系60周年、建院10周年之际,捐赠人就出资3000万发起谢希德 - 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谢希德是复旦大学老校长、半导体之母,俞吾金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界著名学者 ,两位大师声名远扬、桃李天下。捐赠人设立基金,是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对人文精神和哲学事业的尊崇。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无关名利。匿名捐赠,恰恰能让这份感恩和尊崇不被外界的过度关注和解读所干扰,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专注于为哲学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也可能是避免外界过度聚焦:在当今社会,大额捐赠有时会引发公众的过度关注,甚至可能会给捐赠者带来不必要的舆论压力。匿名捐赠可以让捐赠者避开聚光灯,避免个人生活、事业等方面被过度挖掘和讨论。比如,一些捐赠者在公开身份后,会面临各种质疑声音,无端卷入舆论漩涡。这位匿名校友或许希望此次捐赠是单纯的助力哲学学科发展,而非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影响自身正常生活,同时也避免给学校和受助对象造成额外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