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1岁泥瓦匠不顾家人反对,一心决定参加高考,并成功考入济宁技术学院,毕业后了无音讯,只好回家干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站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典礼上,54岁的郇政华紧握着那本来之不易的毕业证书,脸上的皱纹挤出了满足的笑容。与周围那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相比,他显得格外显眼。谁能想到,三年前这位满手老茧的泥瓦匠还坐在高考考场上,奋笔疾书?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拿到这本梦寐以求的毕业证后,他却重新回到了工地,继续与砖头水泥为伴。 "考上大学后,最害怕的就是别人问我为什么考大学。"郇政华曾这样坦白。时间倒回2018年,当51岁的他坐在高考考场上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记者采访他:"您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要参加高考?"他只是笑笑,没有直接回答。 其实,郇政华年轻时不是没有机会上大学。1987年,他作为县里重点高中的学生,原本有很大希望考上大学。然而高三那年,他的眼睛出了毛病。那个年代,农村医疗条件有限,家里又缺钱,没能及时治疗。学习耽误了,高考自然名落孙山。大学梦碎,他只能早早担起家庭重担,先后当过搬运工、收过破烂,最终成了一名泥瓦匠,靠着一双手养家糊口。 时光飞逝,当他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一个个考上大学,年轻时的梦想又开始在心中涌动。"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在工地上搬砖,看着别人过上好日子?"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决定重拾书本,再追一次梦。 这个决定他谁都没告诉,52岁的人了,记忆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他怕妻子担心,也怕别人笑话他"老不正经"。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回到租来的小屋,就着昏暗的灯光啃那些泛黄的课本。那些公式、定理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他只能一点一点地抠,一遍遍地背。吃饭看书,睡前也看书,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工友们知道后,纷纷嘲笑他"瞎折腾","都这把年纪了,还想啥好事儿"。郇政华没与他们争辩,只是在心里憋着一股劲:别人能行,我也能行! 2018年6月,这个梦想了半辈子的大学生候选人终于走进了考场。等待成绩的日子里,他一边干活一边焦急等待。当电脑屏幕上显示280分时,他颤抖着手拿出了录取通知书给妻子看。妻子愣住了:"你是不是疯了?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啥?"郇政华坚定地说,这是他的梦想,不想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看着丈夫坚决的眼神,妻子最终无奈地同意了。 "这是什么东西?"工地上,一名年轻工人拿着图纸挠头不解。郇政华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很快指出了问题所在:"这里的结构受力不合理,按这个施工容易出安全隐患。"年轻工人惊讶地看着这位看起来普通的老泥瓦匠,不明白他为什么懂得这么多专业知识。 2021年,刚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郇政华重新回到了工地。与三年前相比,他的外表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那副黝黑的面庞,粗糙的双手,但内心却已焕然一新。在学校三年,他学习了建筑制图与CAD、力学与结构等专业课程,这些知识让他看待建筑工作的方式完全不同了。 回想起校园生活,郇政华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在那里,他是同学们口中的"郇叔",一个备受尊敬的特殊存在。尽管年龄比同学们大了三十多岁,但他学习的劲头却一点不含糊。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积极提问,甚至比许多年轻学生还要努力。他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深知这来之不易。 "大学三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郇政华常这样说。除了专业知识,他还结交了很多年轻朋友,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快乐的大学时光结束后,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重拳。拿着崭新的毕业证书去找工作时,郇政华碰了一鼻子灰。一次又一次,他听到的都是同样的拒绝:"对不起,您的年龄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更倾向于招聘年轻有活力的毕业生","我们担心您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那段时间,郇政华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错了。但很快,他就想开了。"上大学不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而是为了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他调整好心态,决定回到工地继续做泥瓦匠。 但这一次,他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只会搬砖的普通工人。他把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建筑图纸,更精确地计算工程量,更高效地解决施工问题。遇到技术难题时,工友们都会来请教他,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慢慢地,他在工地上获得了新的尊重,成了大家眼中的"专家"。
在2025年高考中,有两类大学承诺保专业不调剂,只要考生过了提档线,就一定不会被
【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