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8岁姑娘为救八路军战士,与其假扮夫妻,43年后早已成长为将军的战士找到当年“媳妇”,紧握“媳妇”的手,提出两个要求。
1940年的冬天,河南永城郭楼村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蔡永趴在战友背上,血水顺着脖子往下淌,他的脑袋挨了枪子儿,眼前一阵阵发黑。
3个战友轮流背着人摸黑跑,深一脚浅一脚闯进个土坯院子,郭相山老汉正搂着闺女郭瑞兰烤火,听见外头咚咚砸门声,抄起顶门杠就往外走。
那年头兵荒马乱,但郭老汉瞅见这几个血葫芦似的八路军,二话没说就把人往屋里让,18岁的郭瑞兰手脚麻利,舀了瓢井水给伤员擦脸。
灶上熬着的高粱面糊糊,分了大半碗喂给昏迷的伤员,他们临走前跪在当院磕头,说这是他们团政委,求老乡千万护着。
奈何追兵来得比料想快,天刚黑的时候,村口狗叫得邪乎,郭瑞兰把蔡永往炕里推,抓把锅底灰往他脸上抹。
老汉急得直转磨,闺女突然蹦出来句:"爹,就说这是我男人,得了烂头疮!"这话搁在平常能羞死人,可眼下顾不得了。
等伪军踹开门时,就见个姑娘搂着被窝哭,说当家的染了瘟病,吓得那帮人捂着鼻子直往后退,蔡永醒过来已是3天后,头上缠着粗布条,伤口火辣辣地疼。
郭家父女把过年存的白面烙成饼,尽着伤员吃,外头风声紧,这家人白天把蔡永藏在红薯窖,夜里才敢扶上炕歇着。
郭瑞兰见天去后山采草药,熬成黑乎乎的汤药,吹凉了往伤员嘴里送,蔡永过意不去要下地,被郭老汉按回炕头:"你们在前线玩命,咱庄稼人帮不上大忙,管口饭还叫事?"
养了20来天,外头接应的同志摸来了,临别那天,蔡永把贴身的老怀表塞给郭瑞兰,被姑娘硬推回来。
队伍走远了回头望,郭家父女还在村口站着,蔡永心里记下这家人,想着等仗打完说啥也得回来报恩。
这仗一打就是43年,蔡永从团政委一路干到开国少将,脑门上的枪伤疤成了活勋章,那些年他托人往永城捎过信,可郭楼村早叫鬼子烧成白地,直到1983年开春,老部下捎来话,说郭瑞兰回村了。
吉普车开进村那天,郭瑞兰正在院门口晒红薯干。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腰板挺直,就是头发全白了。
蔡永下车时腿肚子直打颤,当年救命恩人就在眼前,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老太太眯着眼瞅了半天,突然拍着大腿笑:"哎呀,这不就是那个装病号的小蔡嘛!"
蔡永要把人接去北京享福,郭瑞兰摆摆手:"住不惯高楼,闻不见麦子香。"老将军退而求其次,说要给盖三间大瓦房,老太太又摇头:"够住够住,别糟践钱。"
最后没法子,蔡永逢年过节就派人往村里送米送面,自个儿每年开春都来住几天,村里小年轻瞧着稀奇,说这老太太面子真大,能叫将军提着点心匣子串门。
郭瑞兰临走前,蔡永守在病床前3天没合眼,老太太攥着将军的手念叨:"当年救你图啥?就图你们多打几个鬼子。"
出殡那天,老将军亲自抬棺,送葬队伍排出去2里地,后来村里立了块军民鱼水情纪念碑,就竖在当年郭家老宅的旧址上。
这些年总有人问,为啥老将军对个农村老太太这么上心,蔡永办公室里常年挂着幅字,上头是他亲笔写的"恩重如山"。
有回喝多了老酒,他跟秘书掏心窝子:"当年要不是郭家父女,我早成荒沟里的白骨了,咱们打天下靠什么?就靠千千万万个郭瑞兰这样的老百姓啊!"
用户10xxx81
恩情义重,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