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给这些喜欢装文化人的逼但是一点文化没有的半吊子讲一讲一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
你说梁公是不对的,谁知道哪个梁公,姓梁的名人多得很,你得说梁任公大家才知道是梁启超先生,要不然还以为你说的是狄仁杰狄梁公。
古人同辈之间一般很少互称姓名,这非常不妥,到了不礼貌和冒犯的地步,熟人之间一般以字相称,即便是上对下如果为了展示亲昵一般也不称名而是呼字或号,比如说熟悉《神探狄仁杰》的朋友都知道武皇一般心情好的时候喊“怀英”,心情一般的时候喊“狄怀英”,快要爆炸的时候喊“狄仁杰”,这在第一部《蓝衫记》里御碑巷对质那段有非常精彩的演绎。就像你爹妈一般喊你全名没什么好事一样,反而是一些不太友善的词汇其实体现了爱意,这在吴语中也多体现:父母常呼子女为小赤佬细鬼头,但喊你全名一般意味着大难临头。
同时,称呼古人也有一套非常详尽的体系:可以以姓+官职称呼,如呼杜甫为杜工部杜拾遗(因为杜甫担任过工部员外郎,拾遗这样的天子近臣)韩朝宗为韩荆州(李白与韩荆州书,韩朝宗当时是荆州长史)或者姓+勋爵,比如说狄梁公(狄仁杰是梁国公)王荆公(王安石受封荆国公),亦或者姓+郡望,袁项城(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康南海(康有为广州南海县人)或者姓+谥号+公(文臣里根据谥号高低选用,高谥号者尤其喜欢)比如说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文臣里顶级谥号)曾文正(曾国藩也谥号文正)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是好事,就是以后别再当文盲还喜欢装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