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一名23岁女子,按了按胸前的东西,和丈夫互看一眼,随即,抱起2岁的儿

星河征途远 2025-05-19 17:06:48

1946年,一名23岁女子,按了按胸前的东西,和丈夫互看一眼,随即,抱起2岁的儿子,一家三口,跃进了渤海湾。 那年秋日清晨的渤海湾上飘着薄雾,一艘破旧的商船正朝着大连方向缓缓行进。 甲板栏杆旁站着对年轻夫妻,男人戴着圆框眼镜手里抱着个两岁男娃,女人穿着蓝布碎花夹袄,海风吹得她额前碎发乱飞。 他们看似普通旅客,可衣襟内层缝着个油纸包,里头是中共中央社会部最新的密码本。 这女人叫董健民,河北静海县刘祥庄人,她家祖辈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偏她爹董老汉不信邪,非要把闺女送到城里念书。 那年头村里人嚼舌根:“丫头片子读什么书,将来还不是嫁人生娃?”董老汉抄起旱烟杆往桌上一磕:“俺家闺女要是能认字,往后给大户人家当账房先生,不比在地里晒脱皮强?” 1939年春天,十六岁的董健民跟着三叔董秋斯坐上了南下的渡船。 董秋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文化人,在天津卫教书,谁也不知道他早就是中共地下党员。 船舱里挤着董家三姐妹,大姐董仲民揣着干粮包袱,二姐董清民抱着本《三字经》,董健民趴在舷窗上看浪花——她哪想得到这趟出门,会把自己卷进改天换地的革命洪流。 在陕北公学的窑洞里,三姐妹学会了用芦苇杆蘸墨汁抄文件,董健民手指头磨出茧子,倒练就一手工整小楷。 1940年入党那天,指导员拍着她肩膀说:“小董啊,组织上要调你去个重要地方。”她以为要去前线打仗,结果领了把铜钥匙——那是中央社会部机要科档案室的钥匙。 机要科设在杨家岭两孔土窑里,外头看跟老乡家没两样,里头却架着三台德国造电台。 董健民每天要译二十封电报,手指在密码本上翻得飞快,有天半夜截获日军密电,她盯着“扫荡计划”四个字浑身发抖,抓起电话就摇总机:“接军委!快!” 1942年腊月,董健民发着高烧还在译电文,突然闻见姜汤味,回头看见译电员钟琪蹲在炭盆边,铁钳子上架着个豁口搪瓷缸。 这个上海来的大学生,能把密码本倒背如流,还会用边区土布给孩子裁衣裳。 婚礼就在窑洞办,同志们凑钱买了斤红枣,李克农副部长当证婚人,夫妻俩对着党旗起誓:“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 日本投降那天,董健民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哭成泪人,她对着宝塔山方向念叨:“二姐,咱们赢了。” 三年前穿越封锁线时,二姐董清民替她挡了鬼子流弹,临终前攥着她手说:“替姐多杀几个鬼子。” 东北局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孩子刚满周岁,钟琪把密码本缝进儿子棉袄,董健民在灶膛里烧掉所有带字纸片。 临行前夜,两口子抱着孩子看延安星空,钟琪忽然说:“要是...”“没有要是!”董健民捂住丈夫的嘴,“密码比命重。” 海船突遭炮击那天,董健民正给孩子喂炒面,国民党军舰横在渤海湾,叛徒指着他们喊:“就是那对抱孩子的!” 钟琪突然抢过哇哇哭的孩子,纵身翻过栏杆,董健民拢了拢头发,跟着跳进冰冷海水。海面咕嘟冒了几个泡,太阳出来了。 七十多年后,刘祥庄立起座汉白玉雕像,村里老人说,刮东北风时能听见小孩笑,准是烈士一家回来看太平光景了。 信息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英雄烈士谱 | 董健民:"誓密码共存亡"》2019年4月15日发布 中国军网《碧海丹心:董健民与钟琪英雄传奇》2024年10月27日刊载

0 阅读:40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1

用户10xxx11

17
2025-05-20 00:46

感天动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向这对英雄的夫妇烈士致敬![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我爱钓鱼

我爱钓鱼

2
2025-05-20 21:10

台湾国民党不灭对不起干万烈士

猜你喜欢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