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中医调理有妙方! 从医三十余载,目睹众多肠息肉患者辗转求医,或盲目手术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5-19 19:53:22

肠息肉,中医调理有妙方! 从医三十余载,目睹众多肠息肉患者辗转求医,或盲目手术,或拖延成疾。有人反复肠镜切除仍复发,有人因惧怕手术而放任息肉生长,最终酿成腺瘤癌变之险。更令人惋惜的是,不少年轻患者因息肉切除后未调体质,数年内息肉如雨后春笋般再生,陷入“切了又长”的恶性循环。 真实案例 患者王某,男性,42岁。主诉反复便血伴黏液便半年,偶有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近1月体重骤降3公斤,舌暗红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滑。肠镜检查示:直肠可见3枚直径0.6-1.2cm带蒂息肉,表面充血糜烂;乙状结肠另有2枚广基息肉,病理提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患者为某企业高管,长期应酬饮酒、饮食不节,熬夜加班成常态。其妻忧心忡忡:“每次体检都多几个息肉,切了又长,何时是个头?”观其面色晦暗,劝慰道:“息肉非一日之寒,需标本兼治,否则切不尽、断不了根。” 诊断与治疗 辨证: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 治则:疏肝健脾,化痰散结,祛瘀消癥。 具体方剂 方用“消癥散结汤”: 柴胡、白芍、党参、炒白术、茯苓、三棱、莪术、浙贝母、乌梅、薏苡仁、炙甘草 方解: 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柔肝止痛,缓解情绪压力对肠道的刺激; 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运化功能,断绝痰湿之源; 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化癥,针对息肉核心“瘀血”病理; 浙贝母、乌梅:化痰散结,软坚消癥,抑制息肉增生; 薏苡仁:清热利湿,修复肠道黏膜; 炙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治疗效果 经3个月中药内服+外治综合调理,患者复查肠镜:直肠息肉消失,乙状结肠息肉缩小至0.3cm以下,病理转为炎性增生。随访1年未复发,体重回升,大便成形。患者自述:“现在饮食规律,酒也戒了,感觉身体比年轻时还轻快!” 中医论治肠息肉,非仅“割草”,更重“除草除根”。正如《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调理体质、改善内环境,方能真正阻断息肉再生之路。愿患者莫再迷信“一切了之”,当以中医整体观为盾,护佑肠道安康。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