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出来讲话了!在赖清德提出“大小公司并购说”之后,国民党出来回应了!国民党发

遥遥谈趣 2025-05-20 15:01:31

国民党出来讲话了!在赖清德提出“大小公司并购说”之后,国民党出来回应了!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表示,“国家主权”不是商品,也不是能够讨价还价的股份买卖,这种说法等于承认台湾是可以被并购的对象,只是看条件谈不谈。国民党方面声称,赖清德的讲话更容易被解读为,统一是可以谈的事,只要对岸开好条件。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更直接,质问赖清德是不是想 “卖台”,还说台湾领导人说出这种话,民众就该团结起来推翻他。 其实赖清德这套 “并购说”,本质上还是想把两岸关系 “去政治化”,用商业逻辑包装他的 “台独” 主张,他表面上好像在说 “统一可以谈”,但实际上是在给大陆设门槛,要求大陆先承认台湾的 “主权地位”,满足所谓的 “自由民主” 条件。 这种说法和他之前把大陆定义为 “境外敌对势力” 的言论相比,虽然语气缓和了些,但骨子里还是那套 “两国论” 的老把戏。 国民党这次反应这么激烈,除了看不惯赖清德的 “台独” 本质,还有现实的政治考量。最近民进党搞 “大罢免”,短短几个月就对国民党 27 名议员发起罢免投票,而民进党自己却一个都没被盯上。 国民党正憋着一肚子火,赖清德的 “并购说” 正好给了他们反击的机会。杨智伃在回应里特意提到 “主权不可买卖”,既是在批判赖清德,也是在向中间选民展示国民党维护 “一中” 立场的决心,争取在接下来的选举中扳回一局。 不过,国民党的回应也被外界质疑 “跑偏了”,有评论指出,国民党批评的是赖清德拿台湾当筹码的态度,却没直接反驳 “台独” 本身的错误。 比如在 5 月 20 日的 “反赖清德” 活动里,国民党主要攻击的是赖清德的 “独裁” 和 “霸道”,而不是他 “倚外谋独” 的行为。 这种策略虽然能在短期内转移焦点,但也让人觉得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不够彻底,甚至有点 “虚伪”。 赖清德抛出 “并购说”,其实也是他内外交困下的无奈之举。根据《联合报》5 月 19 日的民调,他的不满意率已经达到 53%,处理两岸关系的满意度更是只有 37%,创下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周年的最差纪录。 为了转移施政不力的压力,他只能在两岸议题上搞点新花样,既想安抚美国主子,又想忽悠台湾民众。但他没想到,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舆论漩涡。 更有意思的是,赖清德的 “并购说” 还被猜测是受到了美国的压力。最近特朗普表态想访问中国,还提到中美协议有助于 “和平统一”,赖清德可能是想配合美国的战略调整,在两岸关系上做出一些 “刹车动作”,避免过度刺激大陆。 但他又不敢真的放弃 “台独” 立场,只能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来试探各方反应,结果两头不讨好,连民进党内部都有人批评他 “断章取义”“带风向”。 从历史的角度看,赖清德的 “并购说” 完全站不住脚,无论是《开罗宣言》还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都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赖清德把两岸关系比作公司并购,实际上是在否定这一基本事实,妄图用商业话术掩盖他分裂国家的本质。 国民党这次抓住 “主权不可买卖” 这个关键点进行反击,虽然有政治斗争的成分,但客观上也维护了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关系的关键时刻发出了正确的声音。 总的来说,赖清德的 “大小公司并购说” 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操弄,既暴露了他 “台独” 立场的虚伪性,也让国民党找到了反击的突破口。这场口水战背后,折射出的是两岸关系的复杂博弈和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乱象。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重要的是看清赖清德 “以商掩独” 的真面目,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而国民党能否真正扛起维护国家统一的大旗,还需要在后续行动中拿出更多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批判。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