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60年,上海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前,毛主席特意把已被撤职的粟裕叫来,语重

时光雕琢风华 2025-05-22 10:24:59

[浮云]1960年,上海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前,毛主席特意把已被撤职的粟裕叫来,语重心长地说:“老弟,你的事儿可别怨我啊。”两人缘分早从瑞金苏区就结下了,主席一直对粟裕高看一眼,格外器重,亲自栽培。粟裕也没辜负这份信任,带兵打仗,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军事传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1960年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粟裕说了一句话,点出了两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1958年千人大会上,粟裕站在会场中央,面对批评进行了八次检讨,彭德怀在会上大声说自己不是粟裕的通信员,气氛变得格外紧张,毛泽东在询问萧劲光时,听到“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的评价,主席没有完全否定粟裕,只是让秘书传话,提到来北京不全是私事。 1929年福建永定的竹寮里,粟裕接到任务,负责警卫生病中的毛泽东,他亲手熬制草药,还用步枪撑起帐篷,为毛泽东挡住山里的雨水,那时的粟裕只有22岁,皮肤黝黑,话不多,却让毛泽东记住了他的名字。 1931年瑞金苏区,粟裕带着通信员穿越敌军封锁线,将战况送到毛泽东面前,他送来的纸条上还有未干的血迹,毛泽东看完后点了点头。 1934年红十军团被围困,粟裕带着几百人在浙西南坚持游击战,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听说后,说粟裕能带出部队,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1940年黄桥战役,粟裕指挥部队以少胜多,打开了苏北抗日的局面,那场胜利让华东地区的抗日力量站稳了脚跟,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发电报表扬。 1947年孟良崮战役,粟裕指挥部队围歼了国民党整编74师,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为粟裕修改了作战计划。 1948年淮海战役,粟裕连续发了三封电报,直接向毛泽东提出建议,这些建议让西柏坡的毛泽东在炭火旁来回踱步,周恩来也为粟裕的胆量捏了把汗。 战役结束,华东野战军用60万人击败了80万敌军,毛泽东在电报中用了“绝妙”两个字,斯大林看到战报后惊讶地说,这样的胜利在西方军事史上几乎没有先例。 1955年中南海授衔仪式上,粟裕站在元帅名单之外,选择了三次推辞,毛泽东提到这件事时,笑着说粟裕坚持让陈毅主政,自己只负责指挥,那句话背后,是粟裕在淮海战役中“主刀”的身影,毛泽东一直记在心里。 “文革”开始后,造反派针对粟裕的批判声势很大,但始终没有彻底压倒他,毛泽东曾批示,粟裕有战功,这句话让造反派的动作停在了半空,周恩来在国防工办会议上也为粟裕说话,挡住了“二月逆流”的指控。 1958年9月,粟裕被调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开始了新的工作,他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叠空白稿纸,窗外的白杨树成了他常看的对象。 1979年,粟裕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请求平反的申诉材料,那时候,他已经很少出门,窗外的玉兰花落了一地。 1994年,刘华清和张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为粟裕的贡献公开正名,那篇文章让人们重新回忆起淮海战役的硝烟和粟裕的名字。 1972年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握着粟裕的手,感叹井冈山的战友已经不多了,那一刻,两个老人的手握在一起,像是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粟裕晚年常坐在军事科学院的葡萄架下,用铅笔画作战图纸,他总说自己打了一辈子仗,想给后人留下些真实的东西,临终前十天,粟裕还在修改自己的战争回忆录,字迹工整。 追悼会上,家属念起悼词,提到东南的繁荣是对英灵的安慰,会场里,毛泽东的遗像前摆着一束从井冈山带来的野菊花。 如今在湖南会同县的粟裕故居,门前的青石板路被游客走得发亮,展厅里挂着“七战七捷”的作战图,很多人停下来看上半天。 粟裕与毛泽东的关系,串起了战争年代的信任与和平年代的波折,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将帅之间的默契,更是那个时代里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的交织。 信息来源:新华网-粟裕与毛泽东的交情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5)

0 阅读:538

猜你喜欢

时光雕琢风华

时光雕琢风华

废话很多的一瓶人类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