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充电桩旁熟睡的网约车司机? 广东湛江5月15日发生的网约车司机车内身亡

嘴炮侃社会 2025-05-22 16:15:23

谁杀死了充电桩旁熟睡的网约车司机?

广东湛江5月15日发生的网约车司机车内身亡事件,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无数人心里。充电桩旁的白色新能源车里,一位中年司机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有人说他死于缺氧,有人说这是长期过劳的猝死 但无论真相如何,这个用生命换来的教训,都撕开了网约车行业最残酷的现实——当生存压力遇上安全盲区,打工人连喘息的姿势都可能成为致命陷阱。 从现场情况看,紧闭车窗开空调睡觉的行为确实存在窒息风险。充电状态下车辆处于静止,内循环空调系统无法像行驶中那样通过外界气压交换空气,导致车内二氧化碳浓度急速攀升。 有实验数据显示,成年人静坐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约15升二氧化碳,在完全密闭的轿车内,氧气含量会在4小时内降到危险值。 但蹊跷的是,网友爆料称该司机车辆并未完全断电,理论上空调系统应能维持基本通风。这让人不禁怀疑:是否还存在更深层的诱因?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网约车司机猝死事件较前年暴增60%。 仅1月份就看到4起类似悲剧,这些司机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为抵消平台抽成和运价下调的压力,许多人选择在充电时补觉。 长期睡眠剥夺叠加车内高温环境,心脏就像绷到极限的皮筋——三亚机场猝死的司机发病时体温高达41℃,法医鉴定为中暑引发多器官衰竭。而长春那位倒在方向盘上的司机,尸检显示其心肌纤维化程度堪比70岁老人。 大部分平台司机在线时长与接单量挂钩的奖励机制,让73%的司机主动放弃休息日。 更可怕的是,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催生出"充电桩困局"——司机为抢占快充桩往往凌晨作业,充电时又因担心订单流失不敢离开车辆。这种生存模式让司机群体陷入"过劳-充电补觉-健康恶化"的死亡循环。 目前市面90%的新能源车未配备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部分车型在充电状态下会自动锁死车窗。 车企宣传的"智能座舱"更多聚焦娱乐功能,却忽视了基础的生命保障设计。这些技术漏洞在极端情况下,足以让驾驶舱变成铁皮棺材。 生命的代价应该唤醒系统性变革。或许该建立网约车司机健康档案,强制安装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或许需立法规定新能源车必须配置生命体征监测功能;更重要的是打破平台算法黑箱,让"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生存智慧,不再是用命换来的领悟。 那位湛江司机最后的朋友圈写着:"再跑两单就收工",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像极了这个时代最心酸的隐喻。

0 阅读:5258

评论列表

粤Y淡定哥

粤Y淡定哥

28
2025-05-22 18:56

资本杀死了熟睡的司机

新哥

新哥

24
2025-05-22 16:46

人不如牛马

南飞雁

南飞雁

11
2025-05-22 21:47

猝死就猝死,跟车没有毛钱关系,这是常识!!!

Jet-罐头鱼 回复 05-23 07:09
平台为了不惹上身,媒体配合的结果,因为说一句偏颇而不会错的话很容易。

北方以北 回复 05-23 08:47
说胡话不能赖嘴巴是吧?

ILNBA

ILNBA

5
2025-05-22 17:47

电车开空调应该不是缺氧引起的吧

王狮虎 回复 05-22 23:00
开的内循环没外面氧气进来

帅月半

帅月半

4
2025-05-22 21:26

熬一熬,这辈子就过去了

末曰幸存者

末曰幸存者

3
2025-05-22 22:33

底层太难

春天不是读书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

2
2025-05-23 07:50

老司机怎么不懂窗开小缝隙,现在又不是大冬天,又不需要保暖。

隆文学

隆文学

2
2025-05-22 22:54

国家该管控了,不然低层人民的生活太难,所有的都给平台控制

用户10xxx79 回复 05-23 01:13
死就死把反正又不影响平台运营!公务员又可以平价坐车,死司机关社会什么事[静静吃瓜]

C文敗蘱

C文敗蘱

2
2025-05-23 07:38

司机过劳是因为平台吃太多了

名字可以

名字可以

1
2025-05-23 01:11

电车在充电时 禁止在车内停留 或休息,必须离开车辆的。这点安全意识都没有

老马哥 回复 05-23 08:08
你说的是防火。

D L M

D L M

1
2025-05-23 08:41

人为财死,哪来的重锤

用户13xxx07

用户13xxx07

1
2025-05-23 01:31

辐射不?

用户10xxx24

用户10xxx24

1
2025-05-23 06:39

差评,写湛江,图片显示广西

名将之约

名将之约

2025-05-23 08:47

尼姑,又不是油车,能被自已呼出的二氧化碳憋死?滚尼姑边去

猜你喜欢

嘴炮侃社会

嘴炮侃社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