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我常在家长会上重复同一句话:“请松开握着孩子作业本的手。”每当看见家长群里家长们分享批改作业时“血压飙升”的吐槽,或是深夜发来逐题讲解的困惑,我总想隔着屏幕握住他们的手说:学习本就是一场需要独立跋涉的旅程。 记得去年班上有个孩子,数学作业总是错得离谱。妈妈每晚都花两小时“逐题攻坚”,解题步骤写得比教案还工整。可月考时,孩子对着换了数字的同类型题,依旧咬着笔头发愣。直到我建议家长收起红笔,只在孩子专注完成作业时递杯热牛奶,神奇的变化悄然发生——孩子开始主动用彩色笔圈出困惑点,第二天课间追着我刨根问底。那些曾被家长“代劳”的错误,反而成了他主动攀爬的阶梯。 教育不是家长提前铺就的平坦大道,而是留给孩子摔跤、爬起、调整方向的成长旷野。当我们忍住“纠错”的冲动,孩子们反而会在错题本上画满星星和问号,用稚嫩的笔迹写下:“这道题我想再试一次!”这些带着思考温度的痕迹,远比满分试卷更珍贵。毕竟,比答案正确更重要的,是永远保持寻找答案的勇气。
作为班主任,我常在家长会上重复同一句话:“请松开握着孩子作业本的手。”每当看见家
风景如画看社会
2025-05-23 09:53:21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