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开始联蒙灭金后,金哀宗派人给宋理宗捎去口信,大致的意思是,南宋太辜负朕了,我继位以来,从未侵犯过南宋,严格要求边将,有请征者都会被我责备,如今你乘我疲敝,据我寿州,诱我邓州,攻我唐州。 这封带着满腔愤懑的口信,像一块巨石砸进历史的深潭。金哀宗大概至死都想不明白,为何自己释放善意多年,南宋却铁了心要和蒙古联手,将大金推向万劫不复之地。可南宋这边,算盘打得叮当响——靖康之耻恍如昨日,祖宗的仇哪能说放下就放下?而且,看着金国被蒙古打得节节败退,谁不想趁机捞点好处,夺回些失地? 但南宋显然低估了蒙古的野心。联蒙灭金时,朝堂上有人提醒“唇亡齿寒”,可被复仇的怒火和收复故土的渴望冲昏头脑的宋理宗,哪里听得进去?金哀宗困守蔡州城时,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一面组织残余兵力抵抗蒙古和南宋的联军,一面又多次派使者向南宋求和,甚至提出“宋金联合抗蒙,共享黄河以南之地”的诱人条件。可惜,这些橄榄枝都被南宋无情拒绝。 蔡州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粮草断绝,士兵们饿得连刀都拿不稳。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匆忙将皇位传给了完颜承麟,自己则在幽兰轩自缢身亡。完颜承麟刚即位,宋军和蒙古军就攻破了城门,他在乱军之中战死,大金王朝就此覆灭。 大金倒下后,南宋以为终于能扬眉吐气,收复中原。可蒙古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南宋。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盟友”,转眼成了最凶狠的敌人。蒙古铁骑一路南下,南宋军队根本抵挡不住。此时,南宋君臣或许才想起金哀宗那封信里的无奈与警告,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从战略角度看,南宋联蒙灭金,就像是为了报私仇,亲手拆了自家的防火墙。金国虽已衰败,但好歹是南宋与蒙古之间的缓冲。没了金国,南宋直接暴露在蒙古的兵锋之下,灭亡只是时间问题。金哀宗在信里的指责,看似是怨愤之语,实则是对局势的清醒认知。南宋却被情绪左右,做出了短视的决策,最终吞下了苦果。这段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冲动,也警示着后人:做决策时,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更要着眼长远。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384年,朱元璋赐岳父胡美自尽,胡美质问说:“父亲到女婿家看女儿,是再正常不过
【5评论】【18点赞】
帅蛤蟆
如果金不作死,不连续多年南下,取偿于宋。后面宋蒙就不会联手。这个作者读书少,大家快来欺负他。
用户96xxx10
那是无论南宋是否出兵,金国都失去了利用价值,已经不能起到屏障作用,这个辽有本质区别!
铁马冰河 回复 05-26 10:10
南宋当时国内有争论,但最后主张灭金派表示,金灭后蒙古肯定会攻宋,但金灭是必然,不如趁早攻取战略要地,增加抗蒙的本钱。结果,灭金派占了上风。
司徒有虚名 回复 铁马冰河 05-26 16:46
对,灭金后南宋还顶了40年,金是没救了!
海阔天空任鸟飞
金国女真人一烂玩意儿,除了搞移民换家,搞掉汉人,也没啥用。北方女真化,搞殉葬陋习吓死人,汉人看着都恶心。
用户96xxx10
放屁,金国先取偿于宋,在淮河流域对南宋大举进攻在先,你怎么敢故意截取史料的胡说八道????
宋辉
放屁,在蒙古面前节节败退,却想在南宋方面堤内损失堤外补,不挨揍才没天理。
我家住在松花江上
武仙在三峰山之战后还进攻南宋四川要怎么算,搞清楚,宋一直是中立派的,武仙先动手攻的宋,金哀宗写封信简直无耻至极,武仙动的手就不算是他自己动手的是吧,那进攻蔡州的是孟拱关宋理宗什么事
塞度林木
金哀宗时期,金国已经被压缩到几个城池了,根本没有资格向南宋提条件了,才不得已放低姿态的,能缓过气的那几年有正眼瞧过南宋吗
司徒有虚名
南宋灭亡是1276年,金国灭亡是1234年,南宋顶住蒙古达40年,金国不过十几年就被灭了,谁跟你联合,再说还有血仇!
凤趐天翔
站在南宋立场,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老子宁可亡国也得趁你病要你命。
何以笙
金想联合南宋,可以,疆土和军民全部由宋接管,金宗室与附属禁军迁往越南,自己去开辟疆土,作为南宋的附庸。
拖拖
金已经就几个城池,没有资格做唇了,南宋做得对,报仇雪恨。
笨笨
大宋没有做错,金那个时候哪有资格联宋抗蒙?金是死定了,与其缓冲不如自己直接把守。
刚刚
小便也不看看金有多欺负南宋
用户17xxx34
解除了蒙古威胁,金国必谋江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