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后,我最馋的就是那口猪头肉。每次一发工资,我就琢磨着去买点。不配酒,就配

晴话 2025-05-25 10:49:30

离开家乡后,我最馋的就是那口猪头肉。

每次一发工资,我就琢磨着去买点。不配酒,就配馒头。馒头夹着猪头肉,那面香混着肉香和油脂香,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但奇怪的是,我后来在外地买的猪头肉,总不是那个味儿。每次吃完,我都心疼那钱,感觉买错了东西,就盼着下次能换个好地方买。

工作那城市,我几乎跑遍了卖猪头肉的地方,后来还换了城市,可还是没找到对味的。那些猪头肉,肉香不够,油脂香也淡,配馒头吃就显得特别寡淡,没滋没味的。

猪头肉这东西,其实挺接地气的。记得以前看过个电视剧,里面两个女孩换了家庭,一个女孩生活突然变得艰难,同学好奇她午饭带了啥,另一个女孩就满脸鄙夷地说,那是猪头肉。我当时就不懂了,猪头肉咋了,多香啊!

以前家里来客人,或者想改善下伙食,都会去集上买点猪头肉回来。我们那儿管猪头肉叫“肴”,黄瓜拌肴,那可是道硬菜。

集上卖肴的都是自家小作坊,用老卤汁把猪头肉卤得烂烂的,趁热装进铁盒,往摩托车上一放,拉到集上卖。买回家的时候,肴还是热乎乎、软烂烂的。

除了猪头肉,他们还卖卤好的下水,像大小肠、猪心猪肺啥的。但猪头肉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猪耳朵,外面软烂,里面带点脆骨,口感特别好。

每次从集上买回猪头肉,我们这些孩子都忍不住。那香味飘满整个屋子,谁受得了啊?我们都会轮番进厨房,偷偷捏一块放进嘴里。

真的是捏的,不用撕。猪头肉热的时候,肥肉软烂,瘦肉弹糯,手一捏就下来了。

捏一块哪够啊,你捏一块,我捏一块,没等黄瓜拌上,猪头肉就被我们吃完了。没办法,只能再去买。

离家之后,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吃到当年那个味儿。甚至去了别人推荐的卤味店,也是差强人意。最差的一次,那生卤味和肉腥味,用酒都压不住,更别说配馒头了。

最近几次回家,我终于又吃到了家乡的猪头肉。凉着吃都比外面的好吃。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太想家了,把乡愁都寄托在猪头肉上了,所以对外面的猪头肉特别挑剔。就像游子在外面总觉得水不好喝,回到家才觉得甘甜一样。

后来我妈跟我说,我们那儿的肴,整个山东都出名,好多人特地过来买。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是我以前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0 阅读:23
晴话

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