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中国榜样!”5月23日男子一刀救下16个外国人,自己却损失40万渔获!他

玉尘飞啊 2025-05-26 01:57:34

“这才是中国榜样!”5月23日男子一刀救下16个外国人,自己却损失40万渔获!他的一句话让被救者哽咽了:救人是渔民的本能,随便哪个国家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网友:鱼没了可以再补,但是人命没了那是真的没了,都是好样的!   先后两次救下32人,自己却损失多达50万财产,这得是多么善良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浙江舟山有位叫沈华忠的船老大,这个在海里漂了三十多年的老渔民,今年年初干了一件让人竖大拇指的事。 当时他带着伙计们在渔场里放蟹笼,六千三百个铁笼子刚沉到海底,望远镜里就瞅见远处飘着红烟弹,海面上还浮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老沈心里咯噔一下:这是碰上大事了! 要说起捕蟹笼的行情,懂行的都知道这六千多个铁家伙值老鼻子钱了。光是收回来就得花四五个钟头,更别说里头装着的螃蟹能卖多少钱。 可那边飘着的求救信号弹像催命符似的,老沈一咬牙抽出割绳刀,咔嚓几下就把拴着蟹笼的粗麻绳给剁了。 船上的伙计们看着直心疼,可谁也没拦着——人命关天的理儿,在海上讨生活的人都明白。 开足马力冲出去三海里,老远就看见个救生艇在水面上打转。凑近了数数,好家伙!十五个人挤在巴掌大的艇上,还有个泡在水里拽着绳子的。 落水那个脸都发青了,眼瞅着就要不行。老沈赶紧招呼人往海里扔救生圈,七八个伙计连拖带拽地把十六个遇险者弄上船。 拿棉被裹人的时候,老沈发现这些人的穿戴不像中国人,比划半天才弄明白是外籍船员。 这可不是老沈头一回见义勇为。往前倒三年,2021年那会儿,他也是这么剁了一千多个蟹笼去救人。 两次加起来,光蟹笼和渔获的损失就奔着五十万去了。要搁普通人身上,怕是得心疼得睡不着觉。 可老沈倒想得开,用他的话说:"在海上漂着的人,甭管哪国的,见了就得救。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舟山市政府倒是没让好人吃亏,前前后后给老沈发了二十五万奖金。今年五月底,省里又给他评了个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颁奖那天,市领导握着他的手直说:"老沈啊,你这可是给咱舟山人长脸了!"话是这么说,可老沈还是那个整天泡在渔船上的糙汉子,见着记者采访还直往后躲。 要说这老沈的故事,网上可是炸了锅。有网友算过账,说十六个人摊下来每人也就三万来块,建议被救的外国人凑钱补偿。 更多的人倒是看得开,说钱能再挣,人命没了可就真没了。还有人翻出老沈以前参加集体救援的事,敢情这位还是"惯救",见着海难就跟听见冲锋号似的。 专业人士分析过这两次救援,说老沈的判断确实老道。海上失温最要命,特别是泡在水里的,晚个十几分钟神仙都难救。 那十六个外国人里,有三个送医院检查发现体温都掉到28度了,再耽搁会儿指定没命。所以说老沈那两刀剁得值,救回来的可不光是三十二条命,还有背后三十多个家庭的团圆饭。 这事在舟山渔港传开后,其他船老大也受了影响。现在出海作业的渔船,救生设备都备得比以往齐全。 海事局还专门出了新规,要求所有渔船遇到求救信号必须第一时间响应。要不说榜样的力量大呢,现在东海渔场上,互助救人的风气是越来越盛了。 回过头想想,老沈这样的老渔民其实代表了中国渔民最朴实的价值观。在他们眼里,大海既是要征服的对手,也是要敬畏的老伙计。 遇上落难的人,管他是黑眼睛蓝眼睛,先捞上来再说。这种流淌在血脉里的义气,可比多少口号都来得实在。 如今老沈照旧带着他的船队出海,该放蟹笼放蟹笼,该捕鱼捕鱼。有记者追到码头问他后不后悔,他挠着头嘿嘿一笑:"海里的螃蟹又跑不了,今年救人的地方,明年指定是个丰收的好渔场!"这话说得实在,要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高呢——救人积德这种事,在渔民心里早就算进收成里了。 (信息来源:美丽浙江)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