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薄姬跪在他的灵前痛哭。此时吕后走来,对她温柔地说:“你去代国好好陪儿子吧。”薄姬急忙谢恩,吕后满意地点点头。殊不知,薄姬此时心里暗喜:“多年的隐忍总算是到头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刘邦后宫有个不起眼的女人叫薄姬。 这女人前半辈子过得挺坎坷,后来硬是靠着一股子机灵劲和好运气翻了身,最后成了汉朝最风光的皇太后。 要说她的故事,那得从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开始讲起。 薄姬她娘是魏国贵族出身,年轻时跟个姓薄的普通男人好上了。 两口子生下闺女没过几年安稳日子,薄家男人就撒手走了。 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正赶上秦朝闹得凶,各地都在造反。 魏国旧贵族魏豹拉起队伍自立为王,薄姬她娘就把闺女送进了魏王后宫。 这时候冒出个算命的老太太叫许负,盯着薄姬的脸看了半天,拍着大腿说这姑娘将来要生皇帝。 这话传到魏豹耳朵里,把他乐得找不着北——自己老婆要生皇帝,那自己不就是皇帝老子吗? 结果还没等美梦成真,韩信带着汉军打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把魏国灭了。 薄姬跟着其他女眷被押到汉宫织布房,成天跟纺车打交道。 要说这薄姬命里带福,早年在魏宫交了两个好姐妹。 后来这俩姐妹被刘邦看上封了美人,有回陪着刘邦喝酒时想起旧约,抹着眼泪说当年和薄姬约好富贵不相忘。 刘邦这人就爱听这种仗义故事,当天晚上就把薄姬叫来见面。 这女人见了皇帝也不怯场,红着脸说昨晚上梦见龙趴在她肚子上。 这话说得有水平,既捧着刘邦是真龙天子,又暗示自己肚皮争气。 果不其然,春风一度之后薄姬真怀上了,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刘恒。 不过当时可没人把这母子当回事。 刘邦正宠着戚夫人,吕后又是个狠角色,薄姬带着儿子在后宫过得跟透明人似的。 这反而救了他们娘俩——刘邦死后吕后清理后宫,那些得宠的妃子死的死残的残,倒是薄姬因为不受待见,带着儿子去了封地代国躲清净。 代国那地方穷得叮当响,可薄姬教儿子有方。 刘恒在封地老老实实种地养民,把个苦寒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边吕后掌权十来年,把刘家子孙收拾得七七八八。 等吕后一死,朝中老臣们急着找新皇帝,扒拉来扒拉去就数代王刘恒最合适。 娘家人丁单薄没势力,本人又会治国理政。 薄姬接到儿子要当皇帝的消息时,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这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最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赶紧嘱咐儿子进长安千万别急着摆谱,先把皇宫里里外外查清楚再说。 刘恒也听话,带着几个亲信在长安城外蹲了半个月,确认安全才进城登基。 当上太后的薄姬更小心了。 娘家就封了个弟弟当侯爷,其他亲戚该种地还种地。 朝廷大事从不插嘴,天天在后宫吃斋念佛。 有回儿子要给薄家亲戚封官,老太太抄起鸡毛掸子追着皇帝打:“咱们娘俩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不招摇,你小子想作死别拉上我!” 这老太太活到七十多才走,死前还拉着儿子的手念叨要勤俭治国。 她这一辈子看着像走狗屎运,其实处处透着精明。 年轻时借算命造势,入宫后靠姐妹情翻身,得宠后急流勇退,乱世里装傻保命。 每一步都踩在节骨眼上,多一分则险,少一分则殆。 最后硬是从织布女工混成皇太后,还给汉朝养出个文景之治的好皇帝。 你说这是运气? 我看倒像是把世道人心都琢磨透了的大智慧。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史记·外戚世家》)
清朝乾隆年间,窗外蛤蟆叫,皇帝乾隆问刘墉:“殿外何事喧哗?”刘墉一听,心想大家都
【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