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有个21岁的女知青叫廖晓东,她响应国家号召,去了乡下。这姑娘在城里长

晴话 2025-05-26 09:49:06

1969年,有个21岁的女知青叫廖晓东,她响应国家号召,去了乡下。这姑娘在城里长大,受过好教育,爸妈一直宠着她,没吃过啥苦。但到了乡下,她倒适应得挺快。

村里为了增进知青和村民的感情,搞了个会。会上,有个叫卢兆东的老光棍,虽然家里穷得叮当响,几代人都是光棍,但他讲话挺有激情,一下子就吸引了廖晓东。廖晓东看他可怜,又觉得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心里就起了怜悯,想陪他一起奋斗,给他家添个后。

廖晓东把这事儿跟城里的爸妈一说,爸妈立马炸了锅:“他那么穷,你嫁过去不是受罪吗?这事儿不行!”可廖晓东呢,一根筋,觉得钱不是问题,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她跟爸妈说:“卢兆东这人挺上进,我相信我们能过好。”

爸妈见她这么坚决,急得团团转。她妈还亲自跑到乡下去看卢兆东家,一看那破房子,穷得连米缸都是空的,衣服脏得没法看,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回来就劝廖晓东:“闺女,你得听爸妈的,别往火坑里跳啊!”

可廖晓东就是不听,铁了心要嫁。结果呢,新婚之夜就出了事儿。廖晓东让卢兆东洗个澡再睡,卢兆东一听就火了,说城里人就是事儿多,还动手打了她一巴掌。廖晓东都懵了,她从小到大爸妈都没碰过她一下,这新婚之夜就挨打,心里那个委屈啊!

她想反抗,可哪是卢兆东的对手啊,一下子就被按在床上了。那晚,廖晓东心里那个悔啊,恨自己怎么就这么冲动,嫁了这么个人。

可后悔有啥用呢?事儿已经这样了。婚后,卢兆东还经常打她,说她洗澡刷牙浪费水。两人天天吵架,廖晓东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但廖晓东这人挺有韧性,即便这样,她还在村里办了学,教那些没机会上学的人。可她太拼了,身体累垮了,27岁那年就走了。

现在想想,廖晓东这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老话说得好,婚姻得门当户对,这话真不是没道理。廖晓东的悲剧,就是没考虑这些,光顾着追求爱情了。

所以啊,咱们年轻人找对象,别光看爱情,得多听听周围人的意见,特别是爸妈的。他们走过的路比咱们多,看人也比咱们准。别等出了事儿,才后悔没听他们的话。婚姻这事儿,得理智点,清醒点,别一时冲动,毁了自己一辈子。

0 阅读:1
晴话

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