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地下党康乃尔正在茶楼玩牌,一军统美女突然拍了了拍他的肩膀,使了个眼色

倚楼听风话桑麻 2025-05-26 11:21:41

1940年,地下党康乃尔正在茶楼玩牌,一军统美女突然拍了了拍他的肩膀,使了个眼色说“你起开,让我来打,”康乃尔瞬间反应过来,迅速下楼从后门离开,后伪装成乞丐回了延安。 那时的重庆,作为战时陪都,表面上热闹繁华,实则暗流涌动。国共合作虽在表面维持,但摩擦不断,军统特务和中共地下党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歇。 王化琴,表面上是川大外语系的语言教师,精通四国语言,实则是军统训练班毕业的女特工。她身穿旗袍,外套一件西式小外套,举手投足间透着知识分子的优雅,可眼神却时常带着一丝警觉。 而康乃尔,这位后来成为四川省副省长的地下党骨干,当时只是西南工委青年团的一名联络员,伪装成街头小贩,破旧棉袄下藏着一颗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心。 那天,茶馆里的牌局是两人约定的接头方式。康乃尔负责传递一份关于国民党军需物资调动的绝密情报,而王化琴的任务却是监视并汇报他的动向。 两人虽立场对立,却因早年在抗大的短暂交集而结下微妙情谊。王化琴曾在抗大学习时听过康乃尔的演讲,那句“救国不分党派,只问初心”让她印象深刻。 可如今,身份的隔阂像一堵无形的墙,她一边摸牌,一边用手指在桌下画出暗号,示意康乃尔小心——茶馆后门已有便衣特务埋伏。 康乃尔低头喝了口盖碗茶,嘴角微微上扬,像是没察觉危险。他突然起身,假装醉酒踉跄着走向后门,嘴里还哼着小调。 可就在推门的一刻,他迅速闪身钻进巷子,换上一身乞丐装,脸上抹了煤灰,佝偻着背消失在人群中。 王化琴看着空荡荡的后门,松了口气,桌上牌局继续,她却心乱如麻——她明明可以立刻汇报,却选择了沉默。 然而,康乃尔的逃脱并未让他彻底安全。几天后,因叛徒出卖,他还是落入军统手中,被关押在昭化县的秘密监狱。 消息传到王化琴耳中时,她正在军统总部整理情报,手中的笔骤然停下。她知道,康乃尔一旦被审讯,很可能牵连出更多地下党同志,甚至包括她曾暗中放过的线索。 她也清楚,军统对“红色分子”从不手软,康乃尔的下场多半是死路一条。 那一晚,王化琴辗转反侧。她想起抗大时的场景,康乃尔曾在课堂上帮她翻译过一篇法文材料,两人还因“救国理想”争论过通宵。 她也想起自己加入军统的初衷——抗日救国,可如今却被迫监视同胞,甚至可能间接害死他们。信仰与情谊在她心中撕扯,最终,她做了个大胆决定:冒险营救。 王化琴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了一份“转移犯人”的文件,谎称康乃尔需押往重庆总部审讯。她亲自带队,在深夜将康乃尔从昭化监狱带出。 路上,她故意安排车辆“故障”,让康乃尔趁乱逃走。临别时,她低声说:“我还你抗大时的一句教诲,救国不分党派。”康乃尔看着她,眼神复杂,点了点头,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康乃尔的脱险并未让王化琴全身而退。她的异常举动很快引起军统内部怀疑,尽管她用“失误”搪塞过去,但从此被调回后勤岗位,失去了核心任务的参与权。 而康乃尔则继续投身地下工作,多年后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干部。他晚年曾回忆起那场营救,感慨道:“战争让我们站在对立面,但人性总有温暖的一瞬。王化琴救的不仅是我的命,也是她自己的初心。” 1940年的重庆茶馆,那场牌局早已随风散去,可它背后的故事却像一盏微光,照亮了战争年代的复杂人性。 康乃尔与王化琴,一个是地下党,一个是军统特工,他们本该是水火不容的敌人,却因共同的救国理想和短暂的情谊,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0 阅读:120

猜你喜欢

倚楼听风话桑麻

倚楼听风话桑麻

倚楼听风话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