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砍掉了一个澳大利亚男人的脑袋,还不忘拍照炫耀,结果就是因为这张照

秋水共长 2025-05-26 12:14:54

1943年,日军砍掉了一个澳大利亚男人的脑袋,还不忘拍照炫耀,结果就是因为这张照片,近10万日军被成功歼灭…… 1943年春天的新几内亚岛,乔治·伦纳德被绑在椰子树干上,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滴。 这个三十出头的澳大利亚情报员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亲手保护的岛民出卖给日军。 两个日本兵拿着相机在旁边转悠,刀刃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咔嚓一声快门响过,刽子手的军刀落下,这张照片后来掀起的风暴,让太平洋战场的天平彻底倾斜。 乔治打小在墨尔本码头长大,家里开着杂货铺。 他爹常跟街坊念叨:"这小子就该去当兵,整天抱着军事杂志不撒手。"1940年刚满二十八岁,乔治就报名参加了澳大利亚皇家空军。 这小子脑瓜子灵光,三个月培训下来,把密码破译玩得比老手还溜。 要说新几内亚这地方,巴掌大的岛屿搁在太平洋西南角,活像堵在日本南下路上的石头墙。 日本人眼红这块战略要地不是一天两天了,1942年开春就派重兵把岛占了。 他们跟岛上原住民说得比唱得好听:"咱们都是亚洲兄弟,帮你们赶走白皮殖民者。"这话正戳在岛民心窝子上——早些年澳大利亚人管得严,不让打猎不让伐木,积怨可不是一星半点。 乔治跟着侦察小队上岛那天,热带暴雨浇得人睁不开眼。 十来个澳大利亚兵深一脚浅浅一脚往丛林里钻,压根没注意树梢上晃动的草绳网。 等反应过来,早被岛民用藤条捆成了粽子。 这些原住民举着标枪把他们押到日军营地时,乔治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该先派人联络当地长老。 接下来的半个月,乔治见识了什么叫人间地狱。 辣椒水灌鼻子、竹签扎指甲都是家常便饭,最毒的是拿烧红的铁钳烫脚底板。 可这硬骨头愣是没吐半个字,气得日本军官直跳脚:"八嘎!这澳洲佬的嘴比保险柜还严实!" 处决那天早上,乔治被凉水泼醒。 日本兵故意让他穿着破烂军装游街,想杀鸡儆猴。 路过村口时,有个原住民小孩冲他扔石头,乔治反倒咧嘴笑了。 这笑容激怒了行刑官,当场决定改用武士刀砍头。 说来也巧,随军记者那天正好带着新到的德国产相机,把乔治昂着脖子瞪眼的模样拍了个正着。 照片漂洋过海传到悉尼,整个澳大利亚炸了锅。 报纸头版登着乔治宁死不屈的大特写,议会大楼前聚集了上万民众。 有个退伍老兵举着牌子红着眼眶喊:"澳大利亚爷们不是面团捏的!"时任总理柯廷把照片往作战会议桌上一拍:"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1943年6月,澳美联军像下山老虎似的扑向新几内亚。 日本守军仗着碉堡地道负隅顽抗,哪想到澳大利亚兵这回真急眼了。 有个机枪手顶着炮火往前冲,嘴里嚷嚷着要给乔治讨说法。 更绝的是后勤部队,愣是把重炮拆成零件扛过沼泽地。 眼瞅着防线崩盘,日本指挥官耍起了无赖战术:"进丛林打游击!"这可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 热带雨林里蚂蟥有手指粗,瘴气毒得能放倒水牛。 缺医少药的日本兵成片成片倒下,尸体引来的食人鳄在河边排成了队。 等到了1944年开春,岛上十万日军死的死、残的残。 侥幸活下来的也没个人样,饿得啃树皮的比比皆是。 有个日本兵在日记里写:"早知今日,不如当初给那澳洲兵个痛快。"这话后来成了战史研究的热门话题。 如今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里,乔治那张黑白照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玻璃展柜擦得锃亮,底下堆满民众自发献的罂粟花。 2021年纪念馆搞百年特展,乔治的侄孙子带着全家从珀斯赶来。 小伙子指着照片跟儿子说:"瞧见没?这才是站着撒尿的真汉子。" 每逢澳新军团日,墨尔本大街小巷别着虞美人花的老兵里,总有人会特意绕到乔治的纪念雕塑前敬个礼。 社交媒体上有个#伦纳德精神#的话题,每年4月25日准能冲上热搜。 去年悉尼大学军事史系搞了个研讨会,九十岁的二战老兵杰克逊拄着拐杖上台:"没有乔治那帮硬骨头,咱们现在指不定说日语呢!" 说来也怪,当年拍下那张照片的日本随军记者山本太郎,战后竟然改行当了反战摄影师。 2018年他在大阪临终前,拉着孙子手反复念叨:"那张照片......救了多少人......害了多少人......"这话传到澳大利亚,网友在新闻底下留言炸开了锅。 信源: 《黑暗一页——记遭日军残害的澳大利亚战俘》——新华网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官网公开档案 《太平洋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澳大利亚国防部出版社 《山本太郎摄影集》——日本朝日新闻社)

0 阅读:1
秋水共长

秋水共长

秋水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