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有个寡妇劈死豺狗后,整条右臂无法动弹。几经医治无效,她找到叶天士,叶天

烟雨故人泪 2025-05-26 15:57:55

乾隆年间,有个寡妇劈死豺狗后,整条右臂无法动弹。几经医治无效,她找到叶天士,叶天士冷笑道:“也不知羞!”说完,就把她的左手吊到房梁上,对着她腰间拽去,寡妇却大惊:谢救命之恩! 当时,苏州城外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素心的年轻寡妇。十八岁那年丈夫进山打猎遭遇意外,留下她和两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婆家劝她改嫁,街坊张罗着说媒,这女子却咬紧牙关把门一关,愣是扛起扁担水桶,把自己练得能单手劈柴挑水。 村里人常见她背着孩子上山,粗布衣裳补丁摞补丁,可腰杆挺得比村头老槐树还直。 这日灶膛缺柴,素心照例背着孩子往山里走。刚把娃娃安顿在青石板上,忽听得身后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 她回头就见只灰毛豺狗叼着孩子衣襟往后拖,当娘的抄起砍柴刀冲过去,刀光闪过削掉豺狗半条腿。 那豺狗吃痛发了狂,素心也不知哪来的狠劲,硬是追着砍了二十多刀,直把豺狗剁成血葫芦才罢手。 待要抱孩子下山,右胳膊突然像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村里郎中挨个请遍,汤药灌了三大缸,银针扎得胳膊成筛子,可这右臂就跟不是自个儿长的一样,软塌塌垂着使不上劲。 眼见米缸见了底,素心半夜搂着孩子抹泪,哭声惊动了隔壁王婶。第二天全村凑出半袋子铜钱,硬是推着她往苏州城寻名医叶天士。 三百里山路走断三双草鞋,素心跟着引路的李大娘摸到医馆时,日头都快落山了。 坐堂大夫四十出头模样,正在案前写方子,听说是急症便搁了笔。素心刚要开口,忽觉左手被麻绳缠住往房梁上吊,吓得直喊:"大夫这是做甚?" 叶天士眼皮都不抬,抄起戒尺指着她鼻子就骂:"守寡妇人抛头露面,知不知羞!"话音未落竟伸手去扯她裤腰带。 素心脑袋"嗡"地炸开,顾不得吊着的左手,右手死死攥住裤腰。这一攥不要紧,原本动弹不得的胳膊竟抡圆了往大夫身上招呼。 围观百姓正要打抱不平,却见素心噗通跪地:"谢大夫救命!" 原来叶天士早瞧出病因,那日杀豺狗时筋肉绷得太狠,寻常汤药不管用,非得激得她情急之下本能发力才能复位。 这事儿在苏州城传得沸沸扬扬,有说叶大夫是华佗转世的,也有骂他辱没斯文的。 倒是有个叫王二的破落户听了故事,三天两头往医馆跑。 这人正是叶天士远房表亲,祖上留下的百亩良田被他赌得精光,如今连饭都讨不着。 叶天士晾了他七日,末了扔出十两银子:"去租三间房,每日捡梧桐叶堆满屋子。" 王二虽不解其意,倒也老实照做。寒冬腊月里顶着北风扫落叶,直捡到来年开春才堆满三间瓦房。 谁知清明刚过,城里突发时疫,叶天士开的药方里偏要梧桐叶作引。 满城药铺抢着收落叶,王二转手赚得盆满钵满。 这回他没敢挥霍,老老实实盘下间杂货铺,后来竟成了城南数得着的殷实人家。 要说这叶天士的医术,可是正经家传的本事。他祖父叶紫帆当年在江浙一带就享有"仁医"美誉,父亲叶阳生更是把祖传的药方增补修订。 叶天士十二岁跟着父亲出诊,十八岁开始独自行医,三十不到就成了太医院挂号的名医。 有年京城闹温病,多少大夫对着高烧吐血的病人束手无策,偏他敢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硬是从阎王爷手里拽回百十条人命。 不过要论治病手段,这位神医确实不按常理出牌。 某年秋试,有个举子得了消渴症,整日抱着水缸牛饮。 叶天士断言他活不过百日,举子不信邪,跑到镇江金山寺求老和尚诊治。 老僧让他每日啃二十个秋梨,连啃三月竟痊愈了。 叶天士听说这事,乔装成乞丐在寺里当了半年杂役,愣是把老和尚的食疗方子学了个透。 但最绝的还得数他治"穷病"的法子,既不施舍钱财,也不空讲道理,专挑些看似荒唐的活计让人做。 就像他常挂在嘴边的:"治病要治根,救人要救心。" 回头再说素心,右臂好了之后在城里帮人浆洗衣裳。有回给医馆送干净被褥,正撞见叶天士给个咳血的老汉扎针。 素心躲在廊柱后头偷瞧,但见三寸银针在肺俞穴捻转提插,老汉的脸色眼见着由青转红。 后来听药童说,那老汉咳了整三年,叶大夫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愣是把痨病根子除了。 如今苏州城西有座青石桥,桥头立着块功德碑,上头密密麻麻刻着叶天士救过的人名。 素心的名字和王二挨着,一个在"贞妇"列,一个在"浪子回头"栏。 每日晨起,总见着布衣百姓在碑前摆两枚铜钱、三支线香。 袅袅青烟里,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医馆里那声羞愤的惊叫,看见梧桐叶堆中直起腰杆的身影。 信息来源: 《临证指南医案》《清史稿·艺文志》

0 阅读:457

猜你喜欢

烟雨故人泪

烟雨故人泪

烟雨故人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