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主席视察南泥湾,王震用烧鸡款待,主席吃得尽兴,临走还将剩下的鸡骨头带走了。
1941年春,国民党军队在宜川、洛川附近集结,随时可能攻打延安。 中央军委果断决定,将八路军三五九旅调往南泥湾,实行自给自足,以应对严峻的军事形势。 南泥湾彼时只是一片荒凉之地,寸草不生。 但战士们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土地开垦中。 他们克服了住房、食物、工具等诸多困难,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没有住所,就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蔬菜,就四处寻找野菜充饥;没有合适的农具,就自己制作。 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决心,他们硬是在短短几年内,将这片荒地变成了良田沃野,牛羊成群。
1943年春天,毛主席再次来到南泥湾视察。 看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欣慰地称赞战士们“真是好样的!” 王震得知主席要来,立刻宰杀了一只鸡,准备款待主席。 视察结束后,王震端上了精心烹制的烧鸡。 毛主席看着这道菜,眼中充满了理解和感动,他知道,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这顿饭饱含着战士们的敬意与关怀。
饱餐之后,主席将剩下的鸡骨头收了起来,说可以用来熬汤。 这个简单的举动,深深地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或许有人不解主席为何要这样做,其实,这反映了那个年代物资的匮乏,每一粒粮食都弥足珍贵,主席深谙此理。 主席的这次视察,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南泥湾精神也因此传遍陕甘宁边区,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革命和生产建设。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但南泥湾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永记历史教训。 这不仅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