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马家军即将要枪毙一个12岁的小红军,行刑前,小红军却说:“你们用刀砍死我吧,子弹就该留着打日本人!”,也因为这句话,马家军最终留了小红军的一条命! 1936年,西北大地上战火正浓,一个12岁的小红军张金龙被马家军俘虏,枪口已经对准他的头。就在士兵扣动扳机前一刻,他突然喊出一句话:“你们用刀砍死我吧,子弹就该留着打日本人!”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让马家军头目愣住,也让行刑的手停了下来。一个孩子的生死悬于一线,他的勇气却藏着怎样的力量?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张金龙,1919年左右出生在甘肃一个穷山村,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早早去世,留下他孤零零一个。村里人可怜他,轮流给他口饭吃,衣服也是东家补西家缝。小小年纪,他就学会了干活换饭,帮着挑水、放羊,性子倔强又硬气,谁家有难他都搭把手,村里人都说他懂事。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甘肃,纪律严得让人服气,战士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帮着修房子、治病。张金龙才11岁,看得心里热乎,跑去找红军指挥官说想参军。指挥官看他瘦得像根柴,起初没同意,可他眼神倔强,愣是站着不走,最后部队收下了他。他成了红军里年纪最小的战士,跟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吃不饱穿不暖,脚底磨出血也不吭声。战友都叫他“小英雄”,想帮他背东西,他却一挥手:“我能行!”有次部队要渡河,他主动去探路,躲开敌人巡逻,给大伙儿找了条安全的道儿。粮食不够时,他还把自己那点口粮分给受伤的战友,饿着肚子也不皱眉。这些苦日子磨出了他一身的韧劲和对革命的死心塌地。 1936年,红军跟马家军在甘肃打得不可开交。马家军是西北的地头蛇,手下兵多势众,对红军围剿一次比一次狠。那年一次战斗,张金龙为了让战友撤退,自己留下来断后,结果被马家军抓了去。抓到他后,马家军把他押到营地,使劲儿审,想问出红军的路线和计划。可张金龙才12岁,骨头却硬得不行,不管怎么打怎么吓,他就是不开口。马家军见问不出啥,头目下了死命令,要枪毙他。那天晚上,营地搭在荒山沟里,冷风刮得人发抖,张金龙被绑得结结实实,推到一棵枯树底下,四周全是端着枪的士兵。枪口对准他脑门,士兵正要开枪,他突然喊了句:“等一下!你们用刀砍死我吧,子弹留着打日本人!”这话一出,拿枪的手抖了一下,枪口偏了。头目皱着眉走过来,问他说了啥,张金龙又说了一遍:“用刀砍死我,子弹得留着打日本人,咱们的敌人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头目听完没吭声,低头想了半天。也许是这话戳中了他那点爱国心,也许是觉得这小孩有点胆量,最后他挥挥手说放人,还扔下一句:“走吧,别忘了你说的话,以后得给国家出力。”绳子一解,张金龙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金龙被放了以后,吃了不少苦才找到红军大部队,继续跟队伍干革命。1937年,日本鬼子全面侵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他也跟着上了抗日前线。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这些硬仗,他都冲在前面,杀敌立功一点不含糊。有一次伏击战,他带着个小分队摸黑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让敌人乱了阵脚。可惜好景不长,1940年左右,他在一场恶战里中了弹,没能挺过来,战友们眼泪汪汪地把他埋在战场边的小山坡上。他走的时候也就16岁,算起来从1936年那次死里逃生才过了四年。这短短一生,像个传奇,爱国的心、拼命的劲儿,全写在了他干的事儿上。他的故事没啥大史书写着,但那时候红军里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小兵。12岁左右的孩子参加战斗,在红军里不算稀奇,像少共国际师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马家军那帮人虽说狠,可偶尔也会因为一句爱国话放人,这事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说得过去。 张金龙这小小年纪,硬生生用一句话从枪口下捡回一条命,还用短暂一生证明了自己的信念。你说,这孩子的胆量和爱国心是不是挺让人动容?要是换成你,会咋想?来评论区聊聊吧,别憋着!
1936年,一名国民党中将不仅跟随红军走完了长征,还积极给红军授课普及作战策略,
【3评论】【10点赞】
杨哥
我爷爷也是被马家军抓住后,因为年龄太小没有杀害,逃难很多年直到解放后才回到四川老家,受了太多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