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负责亏钱,澳洲人负责赚钱?中方驻澳大使直接对澳方摊牌:没这样的道理!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政府在大选期间对公众承诺要收回中国岚桥集团的达尔文港经营权,对此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港口亏损时把它租出去,在盈利时将其收回,这在道义上是欠妥的”。简单就两个字:缺德! 达尔文港在澳大利亚最北端,是连接亚洲和澳洲的贸易枢纽,也是澳美军事合作的关键点,2015年,北领地政府把这港口的运营权租给了岚桥集团,99年,5.06亿澳元。 那会儿港口亏损严重,北领地急于甩包袱,岚桥接手后投钱改善基础设施,硬是把港口盘活了,2024财年,港口创下3401.2万澳元的利润,成绩亮眼,可就在这时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却说要收回港口,理由是“国家安全”。 澳方的“国家安全”牌,听着挺唬人,但细想有点站不住脚,岚桥接手后一直遵守澳大利亚的《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法》,接受严格监管,港口运营权和所有权是两回事,岚桥只是租户,主权还在澳大利亚手里。 所谓“安全威胁”,多半是臆测,比如担心中国企业搞“监控”,但有专家指出,真正的风险是未来投资可能受限,这不正说明岚桥的投入对港口多重要?2023年,澳方审查后说没必要取消租约,可到了2025年又变卦,启动收回计划。 肖千大使的话一针见血:亏钱时没人管,赚钱了就眼红,这不地道,岚桥接手时,港口是烫手山芋,亏损严重,基础设施老化,他们投了大钱,费了大力气,才让港口扭亏为盈,现在港口成了香饽饽,澳方却想以“国家安全”为由收回去,颇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 这种做法不仅让岚桥的投资打水漂,也让其他外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的商业环境捏把汗,做生意得讲信用,国际合作得讲道义,随意撕毁合同,谁还敢来投? 这事儿背后,还有地缘政治的影子,达尔文港是美军在北领地轮换部署的重要依托,美国对岚桥的租约一直有意见,担心影响军事安全,澳大利亚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收回港口的计划,很难说没受美国压力。 加上中澳关系近年波折不断,阿尔巴尼斯政府想在对华政策上玩“平衡”,一边稳住经济关系,一边顾及美国盟友。达尔文港就成了这平衡的“牺牲品”,可这种两头讨好的策略,真能如愿?肖千大使警告得很清楚:若澳方执意推进,中澳关系可能受重创。 说到底,达尔文港的争议是道义和利益的博弈,澳方如果真收回港口,等于自毁信誉,短期可能讨好盟友,但长远看,损失的是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岚桥的运营成绩摆在那,硬撕合同,不公平,还可能让港口未来蒙阴影。 反过来,若澳方尊重合同,继续合作,不仅能稳中澳关系,还能向全球投资者证明自己的诚信。安全担忧完全可以通过监管和法律解决,没必要一刀切。 肖千大使的表态点出核心:生意讲信用,合作讲道义。亏钱时甩手,赚钱时抢回,这种做法让人寒心,达尔文港不该是地缘政治的筹码,而应是中澳合作的契机,澳大利亚得好好想想,是短期的政治考量重要,还是长期的信誉和合作更值。 缺德的买卖做一次就够了,再做下去,伤的可是自己的脸。
达尔文港大结局来了?美方这次在背后下狠手,澳大利亚对华摊牌了据澳媒报道,中企对
【23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