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孩子脾气倔了,换个思路坏事变好事

畅畅谈育儿 2023-11-06 19:20:56
你和孩子说好,忙完就带他出去玩,临走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你跟孩子说下雨了,不能出去玩了,孩子因此大哭大闹坚持要出去,你筋疲力尽、恼羞成怒,蕞后觉得是孩子太倔了,就给孩子贴上了“倔强的”标签,然后你发现他从此就变得越来越崛。 🦶但其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努力看到孩子好的一面,你眼里“倔强”的孩子也可以变成遇事能坚持、敢坚持的孩子。 . 📚《陪一颗心长大》书中说道:针对孩子面对不同情境的反应差异有个重要的指标:叫做坚持度。 坚持度高的孩子很难放弃表达自己的声音,常常会一直“要”,也就是很多父母眼中的“执拗”。这一类孩子带起来确实比较费力,但这并不是孩子故意的,很大程度上是跟天生的“气质性”有关。 . 👶面对坚持度高的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要,如果你的反应是这孩子太倔强、太不懂事了,蕞后再把孩子责罚与打骂一番,孩子的内在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 🌼一方面因为坚持度高,很难从不如意的情境导致的情绪低落中走出来,觉得自己深受“委屈”。 🌼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好像真的给父母带来了麻烦,因而陷入自责,降低自我认同,面对内外的糟糕处境孩子是没有力量去纠正自己的行为的,反而容易破罐子破摔,哭闹到底。 . 📒如何让“脾气倔”的负面影响降到蕞低❓ . 1⃣️看见孩子的损失,减少孩子内心的失衡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大人要做的是衡量和作出决定,孩子要面对的就只有如何处理自己失落的情感,坚持度高的孩子往往比较难调整好自己,容易大哭大闹,表达失落情绪。 这个时候首先要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咱们说好要去玩的,因为下雨突然就没有了,你心里一定会不开心,妈妈知道,你没有错。真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不带你去玩的。”同理孩子此时的失落,看见孩子的损失,让孩子知道你是跟他在一起的,孩子就会学会“面对失落”。 . 2⃣️陪孩子一起创造新的平衡 孩子的情绪得到照顾,这个时候与孩子对话和解决问题就会变得顺畅。可以给孩子新的选择以此获得新平衡。 比如:“我们来想想看,既然不能出去玩了,那有没有可能做些什么你也会高兴呢?”随着问题的抛出,孩子也会慢慢找到内心的平衡,从而又变得懂事,不是因为大人的强制也不是因为委曲求全,而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0 阅读:30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