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你忽略了孩子的羞耻感

畅畅谈育儿 2023-12-18 12:13:56
当你不管怎么教育孩子,他都听不进去时。不要觉得只能靠打骂,因为他可能已经被羞耻感包围了。他可能是在提醒你:“妈妈,我没有你想得那么差,不要抛弃我”。 . 一个朋友天天跟我吐槽孩子不听话,非得上手打行。而且还特别粘人,看不见她就跟天塌下来似的。 我发现她跟孩子相处,不是吼孩子就是凶孩子,或者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 ⭕️孩子在家里乱碰东西就说: 你的手怎么就那么欠打,到处乱动,弄得乱七八糟,你再动我就打你了。 . ⭕️孩子跟人抢玩具就说: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还抢弟弟玩具,每次带你出来玩都这么不省心,以后不带你出来玩了。 . ⭕️孩子见了人不打招呼就说: 人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见了人也不喊,快点打招呼。 . 每当她这么说时,孩子的反应不是低声不语就是我行我素。直到他妈妈上手打他,他才哭着停下来,但下一次依然如此,没有任何改变。 .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就是调皮、叛逆,欠收拾,打一顿才会老实。 . 🌼可是我却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深深的羞耻感。 . 我知道他不是叛逆,也不是不想听爸爸妈妈的话。他是害怕接受爸爸妈妈给他贴上的各种负面标签。承认自己是那个坏小孩后,会被无情的抛弃,毕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坏小孩。 . 他害怕面对不被父母喜爱的感受,所以他不得不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以此来逃避更大的痛苦。 . 🌸这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打骂,而是共情和划定行为边界。 . ✅和孩子共情并给他的行为确定边界 比如抢玩具:我知道你一定很喜欢那个玩具,所以才会迫不及待想要拥有,哪怕采取不正确的方式,但玩具确实不是我们的,抢是不对的,现在你要自己把玩具还给弟弟,跟弟弟道个歉还是要妈妈陪你一起去呢? 先看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不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安全的。他就更容易作出好的行为。 . ✅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行为。 “你很想要弟弟的玩具,可以问弟弟是否愿意分享,如果弟弟不愿意,我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比如拿你的玩具跟弟弟换或者你觉得你还能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呢?除了抢,因为抢是不对的,是会伤害到弟弟的。 . 总之,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把孩子本身和他的行为区分开,才能让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被定义为“坏小孩”。

0 阅读:265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