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可能是从你拒绝他开始的

畅畅谈育儿 2024-03-30 12:36:01
我们总担心孩子在外不懂拒绝,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但其实真正让孩子害怕拒绝的是我们自己👇 : 比如孩子缠着我们想出去玩时 刚忙完有点累的我们烦躁地说:“你怎么这么烦,这么固执呢?我都说了忙了一天很累了,妈妈这么辛苦工作赚💰给你买好吃的好喝的,你怎么就不能体谅一下妈妈呢?” . 又比如孩子哭闹坚持要吃零食时 担心孩子吃多了零食不吃饭的我们烦躁地说:“哎呀,你好烦呀,天天吵着要吃零食。有谁像你这样天天吃的,吃坏了肚子到时候去🏥你别哭哈。” . ⭕️面对孩子的要求,我们总是习惯性用批判、指责的方式去拒绝。 . 于是孩子以为“被拒绝就等于我错了或者不讲道理。”于是,慢慢地就可能成为不敢提要求也不敢拒绝别人的老好人。” . ✔️所以,学会合理地拒绝孩子那些你无法满足的需求,对于避免孩子成为老好人至关重要。 . ✔️我的做法是: 1⃣️正视拒绝孩子背后的恐惧 我们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的愤怒和评判,往往来自于曾经被不合理拒绝的恐惧。我们都曾经是那个被父母批判过的小孩,觉得拒绝=不合理,拒绝=不在乎。 我们不想因为拒绝孩子而背上不爱孩子的罪名,所以习惯性用评判、讲道理来让自己好受点。但这样却也让我们与孩子爱的联结断开。 . 我们只有看见这份恐惧,正视拒绝本身不是坏事,才能不带评判地去拒绝孩子。 . 2⃣️即使拒绝也要与孩子保持爱的联结 拒绝不等于伤害,允许孩子提任何要求,也允许自己拒绝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我们彼此相爱又彼此尊重。虽然他被拒绝了,但是妈妈依然爱他、在乎他。 . 比如孩子缠着我们想出去玩时可以这样说: “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特别想出去玩,妈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妈妈刚刚工作了很长时间确实很累了。我们先回家休息会,吃完饭,妈妈再带你出去玩好么?你可以帮妈妈这个忙么?谢谢你的理解。” . 📚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要求没被满足,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被爱。” . 🌸所以,把拒绝与“不合理、我是错的、不在乎”这些负面评判分开,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界限感清晰、不委屈自己去讨好的人。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某小红

某小红

2
2024-06-15 21:35

努力学习做个好妈妈

原小梦

原小梦

1
2024-06-15 21:32

这个放好很好,我也要学习。

让我吃火锅

让我吃火锅

1
2024-06-15 21:31

我好像经常拒绝我儿子,得改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