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同治皇帝英年早逝。皇后阿鲁特氏偷偷给父亲写了一张纸条,问接下来该怎么

史珍香聊史 2024-05-30 20:03:34

1874年,同治皇帝英年早逝。皇后阿鲁特氏偷偷给父亲写了一张纸条,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很快父亲回信了,她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个字“死”。

皇后阿鲁特氏是大清比较悲剧的一位皇后,她所嫁的同治皇帝在世前也不怎么地,一直受慈禧压迫,担着皇帝一个虚名。皇帝都没地位,一个皇后又能如何呢。

同治六岁登基,做了13年皇帝,其中有12年都是在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中度过的。他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做不了主,宠幸谁,冷落谁,立谁为后都要听慈禧摆布,这种毫无人格的生活促使了同治后期的反叛。

慈禧和同治的母子情分崩塌据传有两件事,一个是有一年清宫选秀,正是青春期的同治皇帝央求慈安让自己也跟着参与一下。选秀是给宫里挑宫女,给后宫妃嫔选几个可心的人,原本也不必让皇帝跟着面试。

但小皇帝一门心思要见见,慈安觉得孩子大了也没必要拦着,去就去吧。

这一来,同治皇帝一下子就看中了一个小宫女,后来这个女孩被分配到了钟粹宫。情窦初开的小男孩,整天往钟粹宫跑,这不由得引起了慈禧的猜忌。安德海当时小道消息灵通,便跟慈禧说:“还不是钟粹宫有个勾人的。”

慈禧一听,对皇帝的掌控欲占据了大脑,趁同治皇帝不知情的时候,悄悄的处决了这个宫女。同治后来听说后,悲伤得不得了,便有些怨恨慈禧。

慈禧和慈安对同治皇帝的态度迥然不同,亲妈严厉苛刻,不是亲妈的这位却温柔的多,于是同治亲近慈安要多过慈禧。忽然某一日宫中传出秘闻,说同治根本不是慈禧的亲儿子,他的亲妈早就被慈禧暗中杀了。同治对这个传闻深信不疑,暗中派人去调查自己生母的消息。

安德海听说后,又向慈禧打了报告,慈禧很难过,她觉得亲生儿子竟这般和自己离心,生了他还不如生块叉烧。

这事没多久,便到了同治皇帝大婚的年纪。

当时参加到最后角逐的共有五个女孩,分别来自不同的家族。分别是蒙古状元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唯一一个比同治大的女孩,生于咸丰四年。另外四位是富察氏,生于咸丰七年的阿鲁特氏,西林觉罗氏,以及赫舍里氏。

同治在打量了一圈之后,选定了姐姐辈儿的阿鲁特氏。阿鲁特娴静,有书香气,父亲才学出众,从小耳濡目染也深谙诗书文画,尤其擅长左手写大字。读过书的女孩子,气质一骑绝尘,同治毫不犹豫的认定阿鲁特氏,在慈禧一再的询问下,都没有更改主意。

慈安太后很欣喜,率先开口:“凡事还是皇帝自己认定的好,我也觉得阿鲁特氏很不错。”

在此之前,慈禧一度为自己和亲儿子离心而苦闷,眼见这会选妃,儿子居然和慈安一个审美,将她对立了起来,她心里便更加不舒服。

慈禧试图改变皇帝的主意,立她所推举的富察氏,“皇帝要不要再看看,阿鲁特氏那种书呆子的模样,想来服侍不好皇帝的。”

奈何,劝说没有用,反倒激起了同治的逆反,就这样阿鲁特氏成了中宫皇后。

因为是自己亲手选出来的,这是他为数不多对抗慈禧的掌控且赢了的,同治更加珍视和阿鲁特的夫妻情,为此常宿皇后宫中。帝后和谐一直是朝廷所希望的,可在慈禧眼里却格外的刺眼。

富察氏总是找慈禧哭诉,皇帝不来。慈禧劝说她:“你还年轻,耐心些。”

慈禧为了搅和帝后感情,总是为难阿鲁特氏。她故意约皇后去看戏,还安排一些大戏,讲一些情情爱爱的。阿鲁特氏见到场面,便用帕子掩面避开,慈禧便趁机拿此跟皇帝说:阿鲁特氏不孝顺,对自己不尊重。

皇帝不当回事,慈禧又继续游说:“你这皇后也实在不像话,不像慧妃(就是富察氏)那么活泼懂事,还漂亮,你该多去疼疼她才是。”

一次两次的规劝,同治皇帝还是频繁和皇后来往,气的慈禧只好逼着他翻慧妃的牌子。同治宁可自己睡也不找富察氏侍寝。慈禧后来三番五次找茬要废后,但大臣们劝谏:“非大清门进来的,不能废大清门进来的。”

这句话直戳慈禧肺管子,这是慈禧一生的痛。

阿鲁特氏是正儿八经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而慈禧不是,慈禧更加记恨阿鲁特氏。

后来,同治皇帝病重,阿鲁特氏侍奉在侧,亲自擦洗他的脓疮,慈禧却借口殴打羞辱阿鲁特氏。她终于忍无可忍,怒斥慈禧:“儿媳是从大清门抬着进来的,母后要给儿媳留体面。”

这话不说不要紧,一说慈禧更生气了。

慈禧对阿鲁特的残暴,让同治皇帝的病加重了。

同治去世后,阿鲁特氏发现自己已无靠山,便写信询问父亲应该如何。哪知父亲刚得到慈禧的授意,要让阿鲁特氏给皇帝殉葬。

崇绮没有办法,只能如实告诉女儿。

在同治去世的75天后,阿鲁特氏对外称病亡。有人说是吞金而死,也有人说是其他,但终归都是被慈禧逼死的。那么慈禧为何逼迫她去死呢?只因为她是中宫皇后,一旦新皇帝登基,只要阿鲁特氏在世,她就是皇太后,而慈禧只能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再想垂帘听政就难了。

只是可惜她花样的年华,就这样坠落紫禁城。

2 阅读:544
史珍香聊史

史珍香聊史

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